中醫針灸歌訣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說,若要使身體安康強健,就得經常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在膝蓋骨外側下3寸(同身寸,本人的4橫指即為3寸),脛骨外側1橫指處。在人身360個穴位中,具有保健養生作用的首推足三里,此穴有健脾和胃、扶正祛病之功效。國外醫學界也將此穴稱為“保健穴”、“長壽穴”。因此經常按壓足三里穴能調節胃液分泌,增強消化系統的功能,并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延緩衰老。具體做法是:
(1)拇指與食、中指相對,右手拇指按于右側足三里穴,先順、逆時針各揉按32次;然后換手,同樣揉按。
(2)臨睡前取仰臥姿勢,或先將左足的外踝,壓在右小腿的足三里穴上,進行按摩。每次約按壓10多分鐘,穴位處往往會產生酸脹、重麻等感。個別有經絡敏感的人還會產生酸麻向上或向下傳導的感覺。如果胃部、腹部不舒服,胃腔部發脹或疼痛,經按壓足三里穴后,即能緩解。
(3)捶足三里,用兩手小指的指關節頭(拳心向上)捶足三里,捶時脛骨前肌有明顯的酸脹感,對防治腸胃病和傷風感冒有良好的作用。
以上3法,可任擇1法,或交替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