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女性有經、帶、胎、產、乳等生理特點,每一個時期都以血為用,容易損耗血液,導致血虛,使脈道失于充盈,郁滯不通,久之則導致血淤。同時,女性性格一般偏于多愁善感、感情細膩,容易被七情所傷,導致氣機郁滯,氣滯又可影響血行,血行不暢則可致淤,產生月經不調、痛經、閉經、月經量稀少、乳腺增生等疾患。
從生理上講,肝藏血,主疏泄。女子“以血為本”,血的運行與調節(jié)離不開肝的調達,氣機的調暢離不開肝的疏泄。如果肝藏血、疏泄功能失調,則氣血淤滯不通,會產生帶下病、不孕、產后乳汁不暢等病癥。
可以看出,女性因本身的生理特點和體質因素,很容易出現(xiàn)氣滯血淤。如今,隨著經濟發(fā)展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承擔著和男性同樣的工作任務,面臨著生活工作的雙重壓力,更容易受到氣滯血淤的困擾。
而三七是活血化淤的良藥,所以可以說三七是現(xiàn)代女性的“養(yǎng)生寵藥”。不過,寵也要寵對地方,不能胡亂使用。什么時候用三七,怎么用,弄清這些問題先要明白三七的藥用功效。
【三七檔案】
三七又名田七、山漆、金不換、參三七、人參三七等,塊莖、根須味甘、微苦、性溫。三七生用止血止痛、活血祛淤;熟用則有補血的功效,即人們常說的“生打熟補”。
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清朝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為珍貴者。”三七與人參同是五加科人參屬植物,不僅形態(tài)相似,而且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乃至臨床應用等方面,也有相似之處。二者比較,人參在補氣方面居優(yōu),而三七則在活血、止血、補血、止痛等方面見長,揚名中外的“云南白藥”和“片仔癀”即是以三七為主要原料制成的。
辨清有無“淤”
明白了三七的功效,也了解現(xiàn)代女性 “淤”的身體特點,接下來就要辨清自身是否有“淤”。有句俗語說:“臉上斑塊兒,體內淤塊兒”,這句話很形象生動地說明,體內有無“淤”,是可以通過面部有無斑塊來判斷的。
中醫(yī)認為,皮膚之健美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身體內的氣血是否暢行流通。人體內分泌狀況是色斑形成的原因。女性內分泌紊亂,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經脈不通,心血不能達皮膚顏面,皮膚中的黑色素就不能隨人體代謝排除體外而淤積到臉部,出現(xiàn)肌膚干燥、粗糙、紫癜、黑斑、面色晦暗等現(xiàn)象。
另外,大部分月經失調也與“淤”有關。女性月經失調、痛經等大多癥狀,都是氣血運行失常,淤滯于子宮而成。
養(yǎng)生善用三七
對付“淤”,最常見的方法是“活血祛淤”,即“通血脈”。
吞服三七粉,或用三七粉加冷水浸泡后敷面,或用三七粉水洗頭,都有祛除色斑、增白皮膚、養(yǎng)顏抗衰老以及生發(fā)黑發(fā)的作用。
如今,用于女性美容養(yǎng)生的三七活膚按摩乳、按摩膏、按摩洗液等很是時興。這些用三七做出來的美容劑,有增強皮膚血微循環(huán)、加速細胞新陳代謝、促進角質細胞更新、增加彈性及美感的功效,受到女性們的“寵愛”。至于用法,取本品足夠量,輕輕按摩15分鐘,用清水清洗后調理肌膚,即可達到理想的效果。但要注意,過敏膚質者應適當減少按摩時間。如出現(xiàn)皮膚刺激現(xiàn)象,停用后即可恢復正常。
用于女性各種原因所致的月經過多或血崩,可在辨證論治的方劑中加入三七一味,以增強止血功效(此法更適用于淤血所致者,常與蒲黃、茜草、益母草等配伍)。若有經閉、月經過少、痛經屬于血淤者,常與當歸、川芎、丹參等配伍。若用于妊娠出血屬于跌撲外傷所致者,可與黨參、阿膠、當歸等調養(yǎng)氣血、和血安胎的藥物配合。若用于產后腹痛、產后血暈、惡露不下或惡露不絕屬于淤血阻滯者,可與澤蘭、當歸、桃仁等藥配伍。若用于癥瘕(腹中結塊的病)屬于淤血積結者,可與三棱、莪術、地鱉蟲等配伍。至于用量,若煎湯內服,可取4.5~9克;若研末吞服,可取1.5~3克。
另外,女性月經不調,或崩漏不止、淋漓漏下、腹痛腰酸等,可用三七、絲瓜絡炭、真黃膠等配伍服用;產后大出血,可用參三七或漢三七研末,每服3克,開水吞服;女性因行房不慎所致的小產血崩不止,可用三七、人參、黃芪、白術、熟地、當歸、芥穗等配伍服用;孕婦若發(fā)生胎漏,可用三七末9克、熟地30克、白術15克水煎服;女性若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可用三七粉2克(分吞)、黨參15克、赤芍12克、川芎12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配伍服用;女性若發(fā)生血崩,亦可用三七研末,同淡白酒調3~6克,連服3劑;女性經痛時可用三七末2~3克溫開水送服;等等,均有明顯的效果。
三七勿妄用
值得注意的是,三七味甘、微苦,性溫,若使用不當,易耗傷津液,造成陰虛之癥。其次,三七活血化淤力強,故血虛無淤者忌服,血虛、血熱妄行者禁用。孕婦慎用或忌服,以免擾動胎氣。還有,在服用三七當日,應忌食蠶豆、魚類及酸冷食物。另外,月經期間慎服三七粉,因為月經期間服用易導致出血過多,但如果是血淤型月經不調,則可以用三七粉來調理。
最后要說的是,女性若不想成為“黃臉婆”,在“通血脈”的基礎下還要注意“通毛竅” 、“通大便”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通”。平日注意營養(yǎng),多食豬心、母雞、海參、魚蝦、紅棗、獼猴桃、葡萄、桂圓、核桃、芝麻、胡蘿卜、紅薯、菠菜、洋蔥及豆制品等食物。適當吃些脂肪類、糖類食品,可使皮脂腺分泌量增加。同時禁煙、少酒,少吃辛辣食品及咖啡、濃茶等,也不宜過多進食甜甘、肥膩、煎炸食品。還要消除由心理、社會等因素造成的緊張刺激,也是預防血脈“流通障礙”的養(yǎng)生之道。
相關鏈接
三七藥酒
三七、土鱉蟲、川芎、乳香、沒藥各30克,莪術、蘇木、延胡索、香附各40克,全蝎、血竭各10克,補骨脂、淫羊藿、牛膝各50克,當歸、五加皮、大血藤各60克,川烏(制)、紅花各20克,加白酒適量,密封浸泡30天。口服,每次 10毫升,每日2次。可舒筋活絡、散淤鎮(zhèn)痛、祛風除濕、強筋壯骨,用于跌打損傷、風濕骨痛、四肢麻木。
三七茶
用人工栽培的三七鮮葉,按制綠茶的方法,經過殺青、揉捻、烘干等工序而制成的烘青型保健茶。此茶回味甘醇,具有調節(jié)免疫、抗衰老、調節(jié)血脂、抗疲護肝、提高記憶能力的作用,非常適合于愛美女性以及中老年人飲用,是價廉物美的一種保健飲料。其香味與人參茶很相似,初入口微帶苦,爾后回味甘醇。
三七須根燉雞
配方:三七須根5克,1000克雞1只,姜、胡椒、鹽適量。
做法:先將三七須根用清水浸泡半小時(新鮮三七根不用浸泡),洗凈待用。雞宰殺后,掏出內臟,洗凈。將三七須根填入雞的空腹內,把雞和少許姜片、胡椒、雞內臟裝入沙鍋,加蓋以文火煨煮,一直煨至肉熟、氣味芳香撲鼻,撒上鹽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