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有輻射是眾所周知的,也有不少手機制造商強調手機輻射量是符合安全指標的。而瑞典一項醫學報告指出,來自手機的輻射可能對使用者的腦部產生危險,其中包括出現老年性癡呆等。這給手機輻射有害的說法又增加了一個佐證。
在實驗中,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用類似發自手機輻射的微波脈沖去照射老鼠。在2分鐘內,由于防衛機能失去作用,老鼠的腦組織“打開”了,血液內有損害性的蛋白質及毒素因此輕易地進入。同樣,只要緊挨著來自手機的輻射波2分鐘,人體內防止血液內有傷害性蛋白質及毒素進入腦部的防衛機能也會喪失作用。而有傷害性的蛋白質一旦進入腦組織,患上腦部及神經疾病——如老人性癡呆、帕金森病以及多重硬化癥的危險性將增加。
專家建議,最好不要等到手機輻射有害被完全證實后才采取防范措施。老人用手機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手機接通前最好先將手機遠離頭部,以避免手機較大功率發射時對頭部的輻射。
2.盡量減少每次使用手機的時間,以及每天使用手機的次數。在必須要較長時間通話時,左右耳交替或者使用耳機更為科學。
3.當手機信號變弱時,手機會自動提高電磁波的發射功率,此時不要把耳朵緊貼手機。
4.不要在墻角處接打手機,建筑物角落的信號覆蓋比較差,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機的輻射功率增大。基于同樣道理,身處電梯等小而封閉的環境時,應慎打手機。
5.接打手機時不要隨意走動,頻繁移動位置會造成接收信號的強弱起伏,從而引發不必要的短時間高功率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