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節剛過,天津電視臺都市頻道的一臺名為《真情·2011都市年度人物》的大型晚會便在天津觀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節目播出后,許多觀眾打來熱線電話向節目組表達自己的激動心情,節目還得到了國家廣電總局的點名表揚。
這樣的好成績并非意外之喜。早在2011年底,“真情·2011都市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便拉開了序幕,經過廣大觀眾一個月的積極投票,十位“平民英雄”從近三十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當選年度人物。到今年為止,這個深受天津市民喜愛的活動已連續舉辦了三屆,它不僅是都市頻道的年度盛典,更成為頻道加強品牌建設的重要舉措。
都市頻道是天津電視臺惟一不播電視劇的頻道,絕大多數為自辦節目,包括美食、家居、百姓自己出演的欄目劇等等。都市頻道將新聞類節目歸納為“三化”和“四度”:新聞化、平民化、直播化;溫度、銳度、速度、深度。
《都市報道60分》是天津都市頻道收視率最高的強勢日播新聞欄目,也是“三化四度”的最佳體現。欄目以本地民生新聞為主,穿插名為《百姓紀事》的人物新聞,以及少量國際、國內新聞。《百姓紀事》每天記錄一位天津普通人的平凡事,關注普通百姓,弘揚人間真情,被稱為“有溫度的新聞”,深受本地觀眾歡迎。
2009年,為了提升頻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都市頻道決定制作一檔更加凸顯人文精神的人物欄目,作為《都市報道60分》的品牌衍生節目。區別于其他頻道,天津都市頻道最大的優勢是擁有豐富的人物資源,《百姓紀事》一年播出300多個人物——如能將其中最杰出的人物集合起來,再請觀眾評選出“十大人物”,就不僅可彰顯天津精神,亦能完全契合都市頻道的定位,于是,“年度人物評選”應運而生。
“真情·都市年度人物”全部來自《百姓紀事》中報道過的人物。如主動要求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腦癌女童”劉晨,堅守“新年不欠舊年賬,今生不欠來生債”承諾的“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堅持對日索賠13年的老勞工邵義誠等。節目播出后,他們都成了天津街知巷聞的焦點人物。晚會現場請來了孫東林、孫水林唯一的女兒和他們的工友們共同追憶孫水林;邵義誠更是在現場老淚縱橫,讓無數觀眾為之動容。
《百姓紀事》欄目組團隊只有8個人,其中6個都是80后,為了挖掘“真情人物”,他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幾乎是日夜兼程,奔忙不息。著名報名文學家王道生專門采訪了這支精干的隊伍,深深地被他們的敬業精神感動,寫出了長篇報告文學《百姓紀事》,發表于《北京日報》。
由于“年度人物”備受好評,2011年,《百姓紀事》的周六版正式更名為《真情》,天津市精神文明辦合作舉辦,進一步鞏固了頻道形象,擴大了影響力。文明辦還將“年度人物評選”評為天津市精神文明策劃獎。為統一品牌標識,都市頻道甚至將公共宣傳廣告詞也改為“真情都市,與您共享”。
為了讓“真情·都市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在天津更加深入民心,天津都市頻道開啟了一系列強勢宣傳。從2010年起,節目組邀請具有影響力的社會知名人士擔任評選嘉賓,參與投票和點評,李亞鵬、濮存昕、陳魯豫、關牧村等明星都是零報酬參與人物推薦,播出的推介短片在《都市報道60分》中滾動播出。為提升候選人的辨識度,都市頻道從去年起策劃了一系列公益形象廣告,將候選人的照片做成大型海報,每人一幅,張貼在天津大街小巷,每位候選人都提煉出一個關鍵詞,如“俠肝義膽 見義勇為”的張長遠、“捐肝救母”的楊蓉等等。此外,頻道還加大了網絡合作規模,從2011年起與騰訊和新浪合作,首次開啟網絡投票,并開通微信、微博,讓更多中青年觀眾也關注這項活動。晚會現場還有微博上墻,主持人會現場播報博友對獲選人物的評價。“今年還會加大有獎投票的力度。”《真情·2011都市年度人物》制片人楊雪暉說。
都市頻道還策劃了一系列“真情”品牌線下活動,不但延伸了品牌價值,而且真正擔負起社會責任,幫助他人、服務社會。
天津電視臺都市頻道樹立的“真情”品牌建立在建設和諧社會、彰顯天津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理念之上,正是有了正確的價值導向,才有了這檔收視和口碑齊飛的優秀節目。
(喻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