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丸有好幾種,但說到地黃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六味地黃丸。這大概是電視廣告宣傳的效果。這也造成了很多人把六味地黃丸當作保健品來吃的現象,這些人大多認為中藥吃不好也吃不壞。其實這種想法并不可取。因為中藥也是藥物,不合理的使用也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對市面上常見的幾種地黃丸的功效、適應證等方面的差別,我們應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實際上,其他幾種地黃丸都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減了一些藥物而成的,藥物組成大同小異,但在功效主治方面有明顯的區別。
知柏地黃丸
成分:六味地黃丸+知母、黃柏。
這一處方源于明代張景岳的《景岳全書》,原名為滋味八味丸。書中記載,知母、黃柏為苦寒之品,重在治療陰虛火旺之癥,意在增強“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效。知柏地黃丸和六味地黃丸都是清熱的藥,區別在于,如果患者有虛火的癥狀,就用知柏地黃丸;如果單純就是陰虛,沒有口干、牙齦腫痛等癥狀,就用六味地黃丸。
杞菊地黃丸
成分:六味地黃丸+枸杞子、菊花。
枸杞子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菊花善清利頭目,宣散肝經之熱。因此,與六味地黃丸不同,杞菊地黃丸主要是滋補肝腎。曾經有位患者,因為經常熬夜,腰部酸脹、眼睛疲勞,以為是腎虛,自己買六味地黃丸吃,可是沒有效果。醫生建議他改服杞菊地黃丸,一個星期過后,癥狀消失。
麥味地黃丸
成分:六味地黃丸+麥冬、五味子。
麥冬是用來增加滋陰功能的,五味子是收斂的,補益的力量尤為強大。因此,麥味地黃丸也稱“八仙長壽丸”,它的保養性質比其他幾種地黃丸都要明顯。
麥味地黃丸主要用于治療肺腎陰虛,比如潮熱盜汗、咽干咳血、眩暈耳鳴等,對于因咳久傷陰,或消耗性疾?。ㄈ绶谓Y核)所致的咽干、口渴,以及咳喘、痰中帶血等療效更佳。由于五味子這味藥能滋腎斂肺,用于頭暈、眼花、頭痛、失眠等一般腦神經疾患也有較好的療效。因此在臨床上,若是因腎陰虛而致失眠的患者,用麥味地黃丸也會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歸芍地黃丸
成分:六味地黃丸+當歸、芍藥。
當歸和芍藥有養血柔肝的作用,也是婦科病良藥,因此該方對于血虛頭暈、婦女崩漏等有顯著療效。
婦女因為經期失血過多時,血屬于陰,即身體里陰血不足,而這種陰血不足的情況,又是來源于腎虛。歸芍地黃丸就是針對婦女腎虛而引起的崩漏、頭暈、乏力、腰腿酸疼、耳鳴等而組方的,可明顯改善上述癥狀。
八味地黃丸
成分:六味地黃丸+桂枝、附子。
八味地黃丸又叫金匱腎氣丸,這是一個與六味地黃丸功效差別比較明顯的方子,雖然只是多了兩味藥,但治療的方向完全相反。六味地黃丸主要治療腎陰虛,而八味地黃丸則主治腎陽虛。
八味地黃丸以附子、桂枝為主藥,取“少火生氣”之意,意在輕輕補火以鼓舞虧虛的腎中陽氣,補命門之火,引火歸源;再輔以地黃等六味藥物滋補腎陰,促生陰液。如此配伍組方是本著陰陽互根的原理,陰陽并補,使得“陽得陰助,而生化無量”,補陽效果更穩定、更耐久。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不同的地黃丸,功效也是各有側重,選擇時一定要咨詢醫生,根據自己體質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