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付突然發生的小病,不少人家里都備有小藥箱,里面存放著一些常用藥品。在一場秋雨一場寒的“多事之秋”里,一些人由于不適應氣候變換,加上不知采取防護措施,容易患病,此時家庭小藥箱正好派上用場。然而,用藥之前,建議您首先要檢查一下家中的藥箱,看看藥品是否過期,其次要根據季節,對藥箱中的藥品進行更新。
一般來說,到了秋天,家里藥箱可適當配備下列中成藥——
川貝止咳露 秋季燥邪為患,易引起肺燥干咳、咽喉干癢。川貝止咳露的主要成分是川貝母、枇杷葉、百部、前胡、桔梗、桑白皮、薄荷腦。用于肺熱咳嗽,痰多色黃。服用方法:每次15毫升,每日3次(7歲以上兒童服1/2量,3~7歲兒童服1/3量)。家中可常備1~2盒。
雙黃連口服液 秋季易感冒,雙黃連口服液主要成分是金銀花、黃芩、連翹,治療外感風熱型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咳嗽及咽痛等癥狀。每次服1~2支,服用3天如果沒有明顯好轉,應該及時就醫。日常家中應常備2~3盒。
濕毒清 秋風起時塵土揚,加之秋季魚美、蝦肥、蟹壯,過敏體質者如貪吃這些海鮮,容易引起皮膚及胃腸過敏。濕毒清的主要成分是蛇床子、土槿皮、地膚子、JCH-S液、薄荷冰等,主要有抑菌、除濕、止癢的功能。用于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腸桿菌、致病菌等病原微生物,也可用于蚊蟲叮咬、皮膚瘙癢等。使用方法:取適量涂抹皮膚不適處,每日2~3次,長期慢性或情況較重者,每日3~4次。癥狀消失后應持續使用7天,以防復發。家中應常備1盒。
氣滯胃痛沖劑 秋季風寒襲胃或飲食不節引起脘腹疼痛。氣滯胃痛沖劑主要成分為柴胡、延胡索(炙)、枳殼、香附(炙)、白芍、炙甘草,有舒肝理氣、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郁氣滯、胸痞脹滿、胃脘疼痛。服用方法:每次1袋,每日3次,開水沖服。家中應常備1~2盒。
葛根芩連片 秋季腹瀉常常發生在10~11月份這段時間。葛根芩連片主要成分為葛根、黃芩、黃連、炙甘草,主要藥效為解肌清熱、止瀉止痢。用于泄瀉痢疾、身熱煩渴、下利臭穢(腹瀉后容易引起脫水,因而注意補充水分,維持水鹽平衡,可有效地改善腹瀉諸癥)。家中可常備1~2盒。
京萬紅軟膏 主要成分為地榆、地黃、罌粟、當歸、桃仁、黃連、木鱉子、血余炭等,有消腫活血、解毒止痛、去腐生肌的功效,用于輕度水、火燙傷,瘡瘍腫痛,創面潰爛。使用時先用生理鹽水清理創面,涂敷本品。或將本品涂于消毒紗布上,敷蓋創面,消毒紗布包扎,每日換藥1次。家中可常備1~2支。
此外,家中有慢性病者,還要注意備好常用藥,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備有降壓藥、降糖藥。因為降壓藥和降糖藥種類很多,具體該備有哪些,應向當地醫生咨詢。
(編者注:在家用藥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上面的要求來用藥,千萬不可過量,如果情況嚴重須及時去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