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北京房山區爆發山洪,61歲的蔡首江成為唯一留在村里的人,只因他耳背,沒有聽到村委會播放的撤離通知,村民們也忘了通知他。結果,一條生命就這樣消失在茫茫洪水中。耳背誤事可見一斑。
老人耳背學名叫老年性耳聾,是由聽覺器官退化所致,但年齡并非決定病情發展的唯一因素,不同個體間退化速度快慢不一,這與遺傳、飲食、環境、精神壓力、代謝障礙等因素,以及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均有關系。
如果有以下表現,說明您的聽力有了損失,也就是說,耳背已經纏上您了——聽得見,但聽不清講話內容;要求別人重復講話內容;常聽錯別人說話的話;家人提醒您把電視音量開得太大了;公共場所辨音困難,開始回避社交而獨處;將頭轉向講話者或身體前傾。
蔡先生的悲劇雖然是極端個例,但耳背給老人帶來的危害的確不可小視。耳背之后,老人不可避免會出現溝通障礙,心理發生變化,易怒、多疑、孤僻,對環境聲音感知下降,缺少安全感,社會活動能力下降,生活能力下降,嚴重者會出現早老性癡呆。因此,及早防治老年性耳聾對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預防從源頭抓起
老年性耳聾的產生,有外源性和內源性兩方面的因素,要推遲老年性聾的發生,延緩其進程,就要從內外兩方面的措施抓起。
外部因素——
1.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降低或消除噪聲影響。大量研究資料顯示,城市居民老年性耳聾發病比鄉村早,工人多于農民,長期噪音損傷就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為機器轟鳴、車間喧鬧、人聲喧嘩等噪聲會導致內耳的微細血管經常處于痙攣狀態,減少內耳供血,使聽力急劇減退。
2.節制脂肪攝入,多食蔬菜、水果、魚類、核桃仁、黑芝麻等食品,以減少冠心病、血脂異常、心血管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平時少飲濃茶、咖啡和其他刺激性食物。
3.戒除不良習慣,禁煙酒,有助于呼吸道健康和氣體交換,延緩衰老進程。
4.改掉用掏耳勺、火柴棒等硬物挖耳的習慣,以免損傷耳道和鼓膜,引起感染和損傷。
內部因素——
1.及時診治人體內潛伏的病灶,如齲齒、化膿性鼻竇炎、扁桃體炎、膽囊炎等疾病。
2.慎用或不用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霉素、紅霉素等)。
3.避免顱腦損傷,積極防治妊娠期疾病,減少產傷。
4.平時多參加體育活動和文娛活動,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但要盡量減少參加打鼓、擊掌等噪聲過大的文藝活動。
5.注意避免精神和情緒激動,因為急躁、惱怒的情緒會導致體內植物神經失去正常的調節功能,使內耳器官發生缺血、水腫和聽覺障礙,容易出現聽力銳減或突發性耳聾。
確診后應盡快用藥
一旦確診為老年性聾,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盡早使用可擴張內耳血管藥物(如罌粟堿、倍他司汀、銀杏葉提取物等)、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溶解血小板的藥物、B族維生素以及能量制劑等。藥物診療無效者,可佩戴助聽器。
選配合適的助聽器一定要到專業的助聽器驗配機構。合格的助聽器驗配機構有專業的聽力學工作者、聽力檢測與助聽器效果評估設備、測聽室、耳模制作設備、助聽器驗配設備,能夠為患者準確檢測聽力、制作耳模、評估助聽器效果,應該能夠像配眼鏡那樣評估出患者佩戴助聽器后的矯治聽力能恢復多少,讓患者感覺到明確的效果。
目前市場上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助聽器類型主要有3種:盒式,耳背式,定制的耳內、耳道式。這些助聽器各有優缺點。
盒式助聽器使用模擬線路處理聲音信號,其優點是調節旋紐大,適宜手部運動不夠協調的老年性耳聾患者使用。但它機殼摩擦躁聲大,目前使用的人數越來越少。
耳背式助聽器戴用方便,功率設計可以很大,功能設置齊全,線路設計先進,外型隱蔽,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助聽器,也是最適合老年性聾患者使用的助聽器。
放在耳內的定制式助聽器分為耳內式、耳道式和深耳道式3種,其中,深耳道式體積最小、重量最輕(可以小于1克),且戴用時最為隱蔽。定制式助聽器共同的特點是:非常適合使用者的實際情況;置于耳內,充分發揮耳廓、耳道原有的聲學特性,噪聲小、失真少、清晰程度高;體積小,戴用穩固、舒適;隱蔽,這是許多不想別人知道自己耳聾缺陷的使用者最滿意的優點。
使用助聽器,有4個方面要注意——
1.剛開始配戴時,應該遵循時間由短到長逐漸適應的原則。
2.助聽器不能摔,助聽器里的麥克風、授話器容易摔壞。
3.不能受潮,更不能把水弄到助聽器上,睡覺時最好不戴,將助聽器放在干燥盒里。
4.家人和患者本人要有合理的期望值,再好的助聽器也沒有正常耳朵聽得好。
相關鏈接
怎樣和老年性耳聾患者交談
老年性耳聾患者對他人的依賴性明顯增強,他們不僅在軀體上、生理上需要照顧,在精神上、心理上、情緒上同樣需要家人的安撫。在與他們的交談過程中,應該注意:
1.盡量用正常大小的聲音對他們說話,寧可說慢些、清楚些,切忌大聲吼叫。
2.若他們未聽清楚,應耐心解釋,或者重復或者換一種表述方法。句子應該簡單易懂,符合老人的閱聽習慣,必要時可用筆寫。
3.交談時態度一定要親切,不要遮擋嘴,并面對光線,讓老人能夠看清您口唇的動作。
4.需要經常和他進行交談,以防止他們與社會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