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如果平時不注意牙的保健,牙齒就會被迫“下崗”。相應地,記憶力也會大幅度衰退,甚至記不得前幾秒鐘自己說了什么話,做了什么事,變得“糊涂”起來。
咀嚼功能影響記憶力
事實上,有學者專門對此進行了研究,結果證明,如果人的牙齒磨損或者缺失,導致咀嚼功能退化,就會影響大腦中儲藏短期記憶力的海馬體。日本東北大學渡邊研究小組也發表過相同的實驗結果:人剩余的牙齒越少,儲藏記憶的海馬體附近的容積也會越小。如此看來,正是因為“老掉牙”,導致了“老糊涂”。日本岐阜大學咀嚼學會也在研究中發現,受試者只咀嚼2分鐘食物,回答問題的正確率就比平常增加了30%。這個結果再一次證明,咀嚼功能與記憶力有聯系。
那么,咀嚼和記憶這兩個看似不相干的功能是如何關連在一起的呢?研究人員發現,掌管學習的腦部海馬區細胞,會隨著年紀增大而衰退,短期記憶力隨之衰退;而咀嚼的動作可以增加海馬區細胞的活躍性,防止其老化。英國諾森布里亞大學研究人員同樣證實,多咀嚼可加快心臟運動,使腦部激素分泌增多,從而思維能力和記憶力也隨之提高。此外,咀嚼還能促使人分泌唾液,而大腦中負責分泌唾液的區域與記憶和學習有密切關系。因此,吃飯時多咀嚼、飯后漱口、經常叩齒,都能幫助提高腦活力。我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運動員賽前嚼口香糖的鏡頭,他們正是在利用咀嚼動作來緩和緊張,保證頭腦清醒、思維活躍,以更好地調整身體狀況,儲備力量,利于比賽。
細嚼慢咽好處多多
既然咀嚼有如此妙處,那我們該怎么做呢?
吃東西時最好細嚼慢咽,且適當吃些硬質食物,以加強牙齒的鍛煉,使之強固。不能認為人老了,就只能吃軟的食物。如果那樣,時間長了,牙齒就會慢慢喪失咀嚼功能,衰退脫落。細嚼慢咽可增加牙齒的按摩,產生更多的唾液,能幫助消化,亦有助清潔口腔。一口食物在嘴里至少經20次咀嚼,才能得到唾液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如果能達到30次更好。
但很多人吃飯狼吞虎咽已成了習慣,一下子改為細嚼慢咽很有難度,要么不知不覺地忘了,要么嚼不到10下就咽了下去。為了規避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平時嚼嚼口香糖,因為它是一種供咀嚼而不能吞咽進食的糖,且能幫助清新口氣,減少菌斑的聚集,防止齲病的發生。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嚼口香糖也一樣。頻繁或長時間咀嚼口香糖,會有一些不利影響。因此無論是在咀嚼頻率和咀嚼時間上,都應該應該有所注意。如果整天都把口香糖含在口中,會導致糖分停留口中,并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因此,可選擇木糖醇口香糖(木糖醇即使在口腔中長時間滯留,也不會被致齲菌發酵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并且將每次咀嚼的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為宜,當你感到咀嚼肌疲勞或感到口干的時候,就該停止咀嚼。
有下列情況的人要控制咀嚼口香糖:一是胃病患者,因為長時間咀嚼口香糖,會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尤其是在空腹狀態下,可能會出現惡心、食欲不振、反酸等癥狀;二是使用汞合金補過牙的人也不要長時間咀嚼,因為反復地摩擦刺激有可能導致補牙材料升溫,使汞合金中的汞游離,進入血液,從而對大腦、中樞神經和腎臟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