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波士頓環球報》報道,75歲的美國人斯坦利·杜德克走進馬薩諸塞州新貝德福德圖書館,歸還她母親逾期99年的圖書《我應該知道的關于我國政府的事實》。“替母親把書還了,終于了結了我的一個心愿。”杜德克如釋重負道,“我的血壓現在大概能降下來了。”
1922年,杜德克的母親從波蘭移居美國后,一位朋友把《我應該知道的關于我國政府的事實》這本書借給了她,當時就已經逾期12年。杜德克說:“對于像母親這樣一個剛剛成為美國公民的人,這是一本最適合閱讀的書,因為它解釋了政府制定政策的基礎。”1998年,母親因病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杜德克后來在整理她的遺物中發現了這本書,知道它是從圖書館借的,書上的登記日期注明應該在1910年5月2日歸還。
在讀了報上關于一名俄亥俄州男子把逾期60年的書還回圖書館的報道后,杜德克很有感觸,決定仿效。“這本書屬于人民和新貝德福德市,是公共財產。”他表示,“我感到把書還回圖書館是自己的職責。”
在超過99年零7個月12天之后,這本書終于回到了新貝德福德圖書館。館長史蒂夫·富爾奇諾高興地說,書能還回來就好,決定免去一天1美分的滯納金罰款。
《我應該知道的關于我國政府的事實》由威廉·巴特利特撰寫,于1894年出版。富爾奇諾認為,這本書失而復得,需倍加珍惜,它將不再外借,作為歷史史料擺放在特藏室。
無獨有偶,在大洋彼岸的英國,也有一段還書的佳話——
13歲時,酷愛音樂的英格蘭女孩愛麗思·查德威克從倫敦東部的波普拉區丘比特鎮圖書館借了《音樂劇羅斯·瑪麗總譜》一書。1939年戰爭爆發后的動亂日子里,她忙于生計而忘記還書。從此之后,這本書一直擺在她的鋼琴凳上。
查德威克后來成為鋼琴演奏師,已經退休多年,靠微薄的養老金度日。如今,查德威克83歲,已結婚63年。她搬家離開倫敦東部前往多塞特郡,在清理物件時發現了這本書。盡管歲月滄桑,人類登上月球、英格蘭隊贏得世界杯足球賽……如今又迎來互聯網時代,但擺放在凳子上的書卻完好無損。
她動情地說:“這本書是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我與它朝夕相處,度過了漫長的歲月。還記得小時候老師逮住我偷彈鋼琴的情景,她沒有把我從琴房趕出去,而是告訴我去圖書館借曲譜方面的書籍。”
查德威克原本打算把書送到慈善二手商店,但后來一想它仍然屬于圖書館,所以應該核對一下,于是向圖書館遞交了一份在線表格。她在表格中寫道:“你們想收回此書,還是讓我自行處理?時隔70年后,耄耋之年的我真的付不起這筆高額罰金,但我還是決定設法籌措寄書的郵資。”
圖書館答復說:“查德威克,還書永遠不會太晚。我們決定不對您進行處罰。”
(編譯自[英]《每日郵報》和《波士頓環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