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著名詩人、被譽為“世紀詩翁”的臧克家(1905─2004),年輕時體弱多病,曾多次因病休學、長期住院,卻能活到99歲,實可謂生命的奇跡。他的養生經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飲食清淡 臧克家從小喜歡鄉村,喜歡農民,有“泥土詩人”的美稱。他的生活散發著泥土的氣息,不尚豪華,而好簡樸;穿不講究,吃得簡單,生活無異于普通農民。“大蒜、大蔥兼大餅,故鄉風味賽山珍”,這是先生的老友、作家姚雪垠先生筆下臧老的飲食習慣。他的飲食清淡,頓頓少不了大蔥、大蒜、咸菜與花生米。這“老四樣”對老先生而言,勝過山珍海味。 這位才華洋溢的作家、詩人滴酒不沾,1948年前他每天要抽兩盒香煙,后來由于負擔加重等原因開始戒煙,一戒就是50多年。
勤于健身 多年實踐使臧老認識到,藥物只能醫病,不能強身,欲求身體健康,鍛煉最為重要。他保持早起散步、練操或做些簡單活動的習慣,每天兩小時,常常雨雪天打著傘照樣堅持鍛煉。一次,臧老因腦供血不足險些暈倒在地,鄰里發現后將他扶回家。此后,家人提出要陪他外出,卻一次次被婉言拒絕。每次重病過后,只要能動,他就在床上活動手腳,讓家人為他按摩;體力稍稍恢復一些,就讓家人扶他起來,在屋里或走廊踱步。
心胸豁達 博大的愛心及超脫的性情與豁達的胸懷,是臧老身體安康,詩心長存的又一秘訣。他認為,淡泊名利,保持心境平和對養生至關重要。幾十年來,他經歷坎坷,也曾面對輝煌,都能泰然處之,榮辱不驚。同時,臧老還認為,心境平和不等于出世超脫、心若枯井。對黨和人民有益的事要滿懷激情去做,對個人名譽、地位則大可不必去計較。
童心永駐 “年景雖云暮,瑋光猶燦然”。經歷了世間滄桑,飽覽了人生百態,晚年的他依然童趣不失、笑聲爽朗。臧老喜愛跟孩子在一塊兒,從前每次散步,小朋友見到了他,總是老遠就“臧爺爺”喊個不停。他也樂于與孩子們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成了“老天真”。當孩子們有什么不快的事,也哭著找臧爺爺說個痛快。這時,臧老只得邊哄小孩別哭邊給他們些糖果吃。在孩子們中間,他成了“孩子王”,童心十足。
興趣廣泛 臧老有幾大愛好,他喜歡花卉,喜歡喂麻雀,也愛收看新聞節目。他說,花雖不語,但可賞心寧神;生靈鳴唱不停,歡樂可愛。每天晚餐后,他少不了一堂“必修課”:看電視新聞節目。早些年,他尤其喜歡看球賽直播,但晚年因心臟不適只得忍痛割愛。天下事、國家事、文壇事是晚年臧克家最關心的事。從中美關系到祖國統一,從申奧到入世,從文藝界的團結到詩歌的發展方向,都是他嘴邊上的話題。有時還口授文章,委托家人代筆,常有精彩語句脫口而出,思維敏捷絲毫不減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