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彈博士要賣菜
丁景濤是西北工業大學導彈自動控制專業的博士生,當分布在航天各個領域的同學們都忙著研制神五神六的時候,丁景濤卻爆出個冷門:他準備在北京賣菜了。
2002年博士畢業后,丁景濤帶著妻女來到北京,由于在學校時一直兼職做IT的相關工作,丁景濤最后應聘到用友軟件工程公司。2008年他開始研究電子商務,并敏感地意識到這里面商機無限。
在對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研究中丁景濤發現,生鮮產品可以成為未來電子商務的一個重點,因為生鮮是普通人每天都需要的,使用的頻率最高,而當時電子商務中的生鮮業并不成熟,從生鮮進入電子商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丁景濤一直有自己創業的愿望,并且腦子里總會冒出很多想法,每個想法他都會和妻子商量,可妻子聽完后都覺得不可行。當丁景濤把這個網上賣菜的想法告訴妻子時,妻子想了想,覺得這個可以做。就這樣,導彈專業畢業的丁景濤開始了自己的賣菜人生。
高科技賣菜
2010年9月,丁景濤的優菜網正式營業了。雖然之前已經有了一些思想準備,一旦開始做,丁景濤才發現網上賣菜可比賣那些電子產品、衣服、書之類的難度大得多。
首先蔬菜是非標準化產品。沒有兩個黃瓜會長得一模一樣,兩個批次進貨的菜也可能差異很大,所以顧客收到的菜很多時候會與網站上的圖片不一樣。此外每次進貨的菜也不能保證會有同樣的口感,也許今天進的西紅柿是甜的,明天進的就偏酸。開始時,這成為客戶反映和投訴最多的問題。
其次是蔬菜的保鮮期短,不像其他產品可以有長期的庫存。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如何最快地將菜送到客戶手中,就成為網上賣菜最大的困難。
分析了其他生鮮類電子商務的公司之所以沒有成功的原因后,丁景濤得出結論:走低端市場,首先要降低成本,物流和ERP都要做得很精細,跟效率要成本,這樣才有可能成功。物流配送是降低成本最關鍵的一塊,丁景濤想起自己家訂的牛奶,既然兩塊多錢一瓶的牛奶都可以每天送到家,那為什么不能用這種方式來送菜呢?他決定“像送牛奶一樣送菜”,每天首先用廂式貨車將菜送到一個個集中點,然后由電動三輪車送到千家萬戶。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物流的成本。
生鮮類的產品做起來比其他產品困難度大得多的原因,還在于生鮮類產品品種繁多,蔬菜、水果、雜糧、肉類、油鹽醬醋……一個客戶可能會一次訂二三十種貨品。如何才能正確、快速地配貨?如果訂單少,這個問題還好解決,如果每天的訂單量是幾千甚至上萬,這就會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大問題。
退貨也是問題,優菜網的退貨規定是顧客如果對買到的菜品不滿意,可以放回菜箱,送菜員第二天取回后,稱重并將這部分菜錢退回到顧客的賬戶。如果這些都用人工完成,會大大提高成本。
丁景濤明白,這些問題的解決必須要用高科技的手段,需要依靠軟件的支持,而目前市場上的軟件沒有現成可用的,必須重新設計。
在用友軟件工程公司的幫助下,丁景濤花大力氣重新設計了一套ERP系統,從進菜、檢驗、入庫、倉儲、配菜、送菜、退菜、菜款入賬,每一步都由軟件管理,絲毫不能馬虎。雖然前期在IT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后期運行時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一個長期受益的過程。
現在,賣菜在丁景濤的眼里,儼然是一個與高科技相依托的行當,“如果不依賴于軟件的管理,幾萬把菜箱鑰匙的管理都會是個大問題,更別提那么多訂單,庫房里品種繁多的菜品,如何做到又快又好地配菜了?!贝送獾统杀疽瞾碜钥茖W的管理,優菜網通過流水線和標準化包裝,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小菜箱用途大
優菜網的目標客戶是沒有時間買菜的白領和不方便上街買菜的老人。家住蜂鳥社區的韓奶奶是優菜網最早的一批客戶之一。兩個女兒都出嫁了,老伴也于前年去世,年近七十的韓奶奶獨自居住,買菜對于因為骨質增生而行動不便的她來說,成了一件力不從心的大事。知道了優菜網之后,韓奶奶每隔兩三天都會打電話訂菜。
優菜網的用戶都會得到一個免費的收菜箱,安裝在自己家門口,這個箱子比牛奶箱大,是鐵皮做的,很美觀。優菜網送貨時間為下午1點到4點,顧客下班時菜已經在菜箱里了,免去了不在家時貨物的交接問題。丁景濤說,現在獨自在家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一般都不愿意給陌生人開門,菜箱也可以解決這部分老年人的后顧之憂。客戶如果不想選擇網上支付,可以將菜錢放在箱子里,送菜員在送菜時順便取走。
除了放菜,這個箱子還有一個用途,有償回收包裝袋和包裝盒:雞蛋盒、水果盒、塑料包裝袋、啤酒瓶。顧客只需要把回收物品放回菜箱,送貨員在送菜時會取走回收物,并將折合現金打入顧客的賬戶中。優菜網會把回收來的物品清洗、消毒再利用。降低成本的同時,又綠色環保。
這個小小的菜箱還為丁景濤帶來了第一個投資人。這位投資人在朋友的小區里看到了這個菜箱,覺得這個想法很有創意,按照菜箱上的電話,他與丁景濤取得了聯系,進一步了解這個項目后,成了優菜網“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投資人。
優菜網在不斷發展,丁景濤又開始琢磨能不能利用菜箱做一些公益的事情?,F在,他正和一家公益組織聯系,他的想法是動員優菜網的客戶將自家不用的衣服和圖書放進菜箱,送菜員取回后集中整理,交給公益組織送往貧困地區。
蔬菜里面學問多
開始與菜打交道之后,丁景濤才發現蔬菜里有很多學問。看起來一樣的西紅柿,有的每斤0.8元,有的1.8元,有的2.4元,這是怎么回事?同樣是大白菜,不同的產地和品種適合不同的吃法。外表看上去一樣的白蘿卜,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哪個是糠心的。選擇蔬菜水果是需要很多專業知識的,并不是看起來新鮮就好。為了給蔬菜把關,丁景濤請來了一位具有30年蔬菜行業經驗的老師傅。
丁景濤說,真正的有機蔬菜因為種植成本很高,價位至少要在20元以上才能贏利,這個價位目前對于普通人來說還有些偏高,所以優菜網現在為大家提供的主要還是無公害蔬菜。他們的進貨途徑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另一個是城郊蔬菜基地。此外優菜網還與內蒙古一個5萬畝的種植基地達成合作協議,從源頭來控制蔬菜的品質。
優菜網在進貨時選擇的是中上等價位的蔬菜,這個價位的蔬菜質量有保證,性價比最高,價格也能讓普通市民接受。同等質量的蔬菜,優菜網的價位可以做到比超市、菜市場低,因為傳統的賣菜方式,大家挑挑揀揀以及剩余損耗,導致損耗率高達30%,而優菜網是根據訂單進貨,損耗率只有5%,大大降低了成本。
每個人對于蔬菜都有自己的喜好,買菜時會不自覺地選擇自己愛吃的那幾種。那么,如何才能讓大家盡可能地吃到多樣的蔬菜,攝取到全面的營養呢?丁景濤和一家營養學公司合作,為每種蔬菜配備了詳細的營養成分說明:南瓜有消腫毒、輔助降低血糖的作用,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西蘭花可抗癌、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提高機體免疫力……另外,優菜網還根據客戶的職業、身體狀況、年齡及家庭病史等信息,由專家對客戶的訂單進行綜合分析,得到量身定制的飲食平衡建議。
對于現在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丁景濤給大家一些建議:少去飯館吃飯;盡量去正規的超市或者在優菜網買菜,安全性會比菜市場有保證;蔬菜要吃新鮮的,有的家庭因為忙,一次買一周的蔬菜,這樣對健康很不利,因為葉菜到第三天的時候,維生素C就基本流失了,而且會形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容易引起癌癥等很多疾??;另外少吃反季節蔬菜也是明智的選擇。
除了為市民提供蔬菜,丁景濤還希望優菜網成為全職媽媽的一個就業選擇。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在懷孕后選擇辭職在家養育寶寶,可長期脫離社會也為她們帶來了許多煩惱。丁景濤設計的營銷模式之一便是讓這些全職媽媽成為自己社區的優菜網代理,通過她們將社區里的客戶組織起來,定期請專家講解營養學方面的知識、蔬菜中的學問,并組織大家采摘,在不耽誤照顧孩子的前提下,不但自己有了收入,也重新融入了社會。
編輯/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