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與高師課程銜接的理念
課程銜接是課程組織的重要部分,也是課程設計的重要過程。課程銜接是連接各種不同課程內容或學習經驗,使它們之間相互發揮累積的最大效果以達成課程目標。課程銜接(curriculum articulation)是課程組織[1-3](curriculum organization)的重要環節與要素。國外很多研究人員都對之進行了研究。例如Oliva提及垂直銜接(vertical articulation)、水平銜接(horizontal articulation)和個人銜接(personal articulation)[4];Ornstein Hunkins認為銜接是指課程的不同部分之間的關系[5]。國內外很多研究者從課程銜接的問題、解決方案和策略等方面開展了較為系統的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銜接方案和策略方法等,為課程銜接問題提供了指導。
高等師范院校是教師教育的搖籃,我國的新教師主要來源于高師院校。但由于我們缺乏與高中聯系的傳統,高中與高師物理教育專業之間的物理實驗目標缺乏聯系,無法達到培養人才的目標,極易形成“脫節”現象。高中畢業生在進入高師物理教育專業后表現出實驗基礎差、難以適應物理實驗課程的情況。同時,高師的物理畢業生在工作的過程中,也不能順利地適應高中的實驗教學,很多新入職教師需要進一步培訓或學習。開展課程銜接研究,旨在解決高中畢業生進入高師物理教育專業后對物理實驗課程的不適應狀況,以及高師師范生就業后難以迅速適應高中物理實驗課程等問題,提高物理師范生的實驗技能,提高物理師范教育的水平,促進高中物理實驗課程的改革,促進物理實驗課程的有效組織。
二高中與高師物理實驗課程銜接研究的意義
1促進高中與高師物理教育的聯系,加強兩者的互動
高師物理教育專業的宗旨主要是培養合格的物理教師,向中學階段輸送人才,高師物理教育是培養師范生的主要階段。但隨著時代與科技的不斷發展,高中和高師的物理實驗內容和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由于高師教育與高中之間缺乏聯系,缺乏一貫性和連續性,因而形成割離或斷層現象,矛盾凸顯。由于社會發展、課程改革等影響,高中階段的很多教育內容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而在高師物理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等方面并沒有相應地作出調整。近些年經常出現高中學校對新畢業的師范生的專業技能提出質疑的情況,為此,加強高中與高師的課程銜接就顯得必要而有意義。通過物理實驗課程的銜接,提高物理教育專業學生的從教技能,緊密聯系中學物理教育實際,為準教師順利過渡奠定基礎,達到合理銜接之目的。
通過高中與高師物理教育專業物理實驗課程的銜接,可以有效加強高中與高師兩個教育階段的聯系,為兩者之間建立連接的橋梁,加強兩者之間的互動。當然互動只是方式,最終的目的是促進不同教育階段的有效銜接,為師范生教育和培養提供較為合理的模式,促進課程組織的生態化、合理化、有效化。
2引發研究者對課程銜接問題的重視,樹立課程銜接的理念
課程銜接是課程組織的重要環節,是聯系不同學科的重要手段。任何課程在起初階段都會涉及到適應問題,高中階段的畢業生升入到高師物理教育專業亦是如此。在物理實驗教學適應性的訪談和初步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大學新生不能很快適應高師的物理實驗課程,很多剛畢業的教師也無法適應中學的物理實驗課程,有的需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完成這個過渡。加強高中與高師物理實驗課程的改革和策略分析,可以為兩者的改進提出合理化的方案,為高中和高師物理課實驗課程之間建立有效銜接。
物理實驗課程的銜接不僅僅是內容方面的,更有理念、經驗、能力等更深層次的內涵。傳統上,我們對某一學科的研究相對較多,而對不同階段之間的聯系或銜接研究則相對較少,目前我國課程銜接問題已經凸顯。通過立足于物理實驗課程,結合高中與高師之間的實際情況開展銜接方面的相關研究,讓更多的研究者樹立課程銜接研究的理念和意識,引發研究者針對具體學科問題開展相關研究,為高中以及高等教育之間課程的有效組織獻計獻策。
三高中與高師物理教育專業物理實驗課程銜接的方式與內容
1實驗理念的銜接
不論高中物理實驗還是高師物理實驗,理念是支撐實驗教學開展和提高學生能力的關鍵所在。尤其高師物理實驗教學更具有特殊性,它是高中物理教師實驗技能培訓的重要方式,因此,高師物理實驗教學的理念必須與高中階段相一致。時代的發展賦予了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不同的理念和目標,從1950年的《物理精簡綱要》到1956年的《中學物理教學大綱》,物理教學目標已經從“重視物理實驗教學,把實驗插在講授中間,便于學習和理解”[6],轉變為“學生實驗不僅使學生明確而鞏固地掌握物理知識的重要方式,而且是使學生獲得使用量具儀器和工具的實際手段。”[7]隨著新課程改革開展,激發學生實驗探究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驗素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養成交流與合作的良好習慣,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等已經成為新時期中學物理實驗課程的理想和追求。
因此,為了更好地將高中與高師的實驗課程銜接起來,首先要從理念上達成一致,高師的實驗教學必須與高中的理念有效銜接,讓高師的師范生在就業的過程中順利適應高中的物理實驗教學。
2實驗內容的銜接
高中物理實驗沒有獨立的教材,實驗內容編寫在教材之中,高中物理知識體系雖然包括力、熱、電、光、原等五部分知識,但由于條件和教學時間的限制,多以演示實驗為主。高師的物理實驗有獨立的教材、獨立的課程體系,主要分為基礎性物理實驗、測量性物理實驗、設計性物理實驗、研究性物理實驗等。高師的物理實驗教學基于高中又高于高中,為了促進兩者的銜接,應該在實驗內容的選擇和編排上著手,選擇一些高師與高中物理實驗中都具有的內容做切入點,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和聯系的過程中不致無所適從。
一般來說,高師的課程內容選擇性較大,我們可以根據新課程改革后的中學物理實驗內容的設置情況,做相應的調整。首先,根據物理新課程標準,刪除相對陳舊的、在現行物理課程標準中沒有的實驗題目。其次,適當增加與物理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相近和相同的題目,例如熱敏電阻、傳感器、光敏電阻、邏輯電路、光電效應演示、數字萬用表的使用等。第三,根據課程標準,將部分實驗進行了修改,例如牛頓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實驗全部用PASCO傳感器來完成,既加強了高師階段與高中階段的聯系,同時也加強了中學物理實驗與傳感器的整合,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3教學方法的銜接
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內容。新課程在教學方法中提到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但是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基本上是通過講解原理、擬定方案、演示操作,學生實驗操作、收集數據、填寫實驗報告等的過程來開展實驗教學[4],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和創新精神,更無法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要求。
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師全程講解、先演示后操作的教學方式。其次,要求學生在完成物理實驗過程中體驗教師角色,進行物理實驗的講解和演示。其他學生和教師擔當“學生”和“評委”。其三,增加實驗探究的內容。
4實驗能力的銜接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物理現象的發現、物理規律的探索、物理定律的驗證,都離不開必要的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培養嚴謹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學生今后研究科學實驗和技術革新有重要的基礎作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陶冶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實驗能力是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目標,是科學素養的基本要素,物理實驗能力是順利進行物理實驗并完成實驗目的的個性心理特征,是學生各種基本能力在實驗活動中的綜合體現[7]。物理實驗能力主要包括物理實驗的觀察能力、設計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是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目的,對物理學其他知識的學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遷移作用。高師學生只有真正提高了自己的實驗能力,才能在工作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住實驗教學。物理實驗能力的提高是加強高師物理實驗教學課程與中學物理實驗課程銜接的保障。實驗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還可以通過微型物理實驗、非常規物理實驗、課外物理實驗等手段和方式來進行。
總之,由于高師與高中學校間有著特殊的關系,即高中為高師提供生源,高師為高中輸送教師,兩者存在著雙向的課程銜接關系,加強兩者在實驗教學方面的銜接非常有必要。同時,我們認為促進高中與高師物理教育實驗課程銜接的主要內容包括改革實驗理念、內容、教學方法和實驗能力等方面,實驗能力和實驗素養的提高是兩者有效銜接的保障和目標。課程銜接是促進不同學程之間順利過渡的重要的理念,是促進人才培養和能力養成的重要方式。由于高師教育階段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強調高師與高中的聯系不僅僅是必要的,而且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安排,唯有此,高師和高中階段的教育才能順利銜接起來。
參考文獻
[1]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29-236.
[2]鐘啟全,汪霞.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29-159.
[3]郝德永.課程研制方法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32.
[4][5]林智中,陳健生,張爽.課程組織[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2006.
[6][7]魏日升,張憲魁.新課程中學物理教材教法與實驗(第三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