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學是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是未來做一名合格音樂教師必備的條件之一。在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教學中,鋼琴課教學始終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根據我們對于高師院校的音樂專業畢業生的了解情況,畢業時不會彈唱、不會伴奏、音樂表現力差以及協作演奏能力缺乏等現象普遍存在。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尋找問題出現的原因,及時予以改正,就顯得勢在必行。
一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的目的
1鋼琴教學對聽力的培養
在鋼琴教學的初級階段,最為重要的就是聽力的培養,因為在鋼琴教學中,不僅僅是教授學生們演奏技巧及音樂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們聽力的鍛煉,音樂是一門應用了所有感覺器官的立體科目,它的實現需要用耳朵來聽、用眼睛來看、用聲音來表達、用心靈來感悟,而在這其中,聽是最基本的,如果沒有良好的聽力能力,就很難完成音樂知識的專業學習,很難將每一個音符準確地表達出來。因此,培養良好的聽力水平是鋼琴教學中的首要目的,也是最關鍵的環節。
2鋼琴教學對音樂專業知識的培養
學習音樂的關鍵不僅僅在于聽力的培養,還應該注意音樂專業知識的培養,對于初學音樂的學生們來說,他們對于音樂的興趣只是來源于喜歡音樂,喜歡唱歌跳舞,喜歡用聲音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但是他們對音樂知識的認識還尚不成熟,他們往往會覺得讀譜是一件很乏味的事情,學習音樂理論知識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這樣一來,學生們對專業的學習興趣會大大降低。因此我們要針對這一現象,以鋼琴教學為工具,給學生們建立起一個愉快的、輕松的學習平臺。取替以往的教師教學模式,將鋼琴教學引進課堂,用最直接的聲音傳授方法來完成教學工作。使得學生們對音樂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了興趣,也增加了音樂素質的培養。
3鋼琴教學對演奏能力的培養
作為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專業學生,除了要有良好的聽力及專業知識以外,還應該具備出色的演奏能力,對于一個懂音樂、學音樂、即將從事音樂行業的人來說,掌握一定的演奏能力是極其重要的,培養學生們的演奏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求學生們要有良好的心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練琴方法一般是從易到難,從慢到塊,從手法到技巧,從單音到和弦,從機械到投入,這是一個既能夠培養良好音樂素質的過程,也是塑造音樂夢想的階梯。其次,要求學生們要有認真細心的態度,五線譜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不同的樂曲當中會有不同的音調,這就需要學生們對五線譜有一定的掌握能力,不能以偏概全,認真學習音樂專業知識是對音樂修養的提升。第三,要求學生們要有綜合及創造性的思維,音樂是一種用聲音來表達情緒的工具,它的每一個音符都蘊含著不同的魅力,學習音樂的學生們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綜合創造能力,學會在鍵盤上譜寫出一曲曲屬于自己演奏的音樂。綜上所述,演奏能力極其重要,我們應該將鋼琴教學落實到實處,在實踐中完成真正的教學目的。
二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鋼琴教學中教學模式落后
目前在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模式依然是以固定的課本教學為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依然本著以教為主,以實踐為輔的框架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確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專業知識水平,但是單單有知識水平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們在不斷嘗試,不斷練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對于當前的鋼琴教學模式來說,無法將學生們對于音樂的熱愛發揮出來,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課堂的確是有用的,但是純粹的理論傳授是根本說明不了道理的,大大降低了學生們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甚至會有一些學生改變專業方向,放棄自己的夢想,這樣的教學模式是無法達到教學效果的,也是對學生們的理想和前途不負責任的表現。理論知識的培養是為實踐做基礎的,而實踐才是擴展理論知識,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源泉,我們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才能讓學生們直觀地認識到理論知識的真實道理,讓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在不斷的實踐中發揮自己的特長。
2鋼琴教學中教學內容陳舊
據統計,在高等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學中,大多數院校都以《高等師范校鋼琴基礎教程》、《拜爾鋼琴基礎教程》、《車爾尼鋼琴練習曲系列》、《哈農鋼琴練指法》等教材以及近年來出版的各種教材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這些教材的確在學生們學習彈奏指法與掌握彈奏樂曲技巧方面有所收獲,但是,隨著學生們思維的不斷開闊,社會活動的不斷增多,音樂環境的不段更新,也就更需要我們在以往的教學內容上再增添一些提高學生們演奏能力,提高伴奏能力,提高詞曲創新能力,提高音樂理解深度的課程。由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學生們的思維也在不斷多元化,他們的理想也在不斷的新潮起來,陳舊的教學內容已經滿足不了當前學生們的興趣及教學培養了,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可以擴展學生們的學習范圍,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尋自己的特長并發揮出來。這對培養學生們的音樂素質有很重要的意義。
3鋼琴教學中教學水平欠佳
由于目前很多高等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師都是來自于音樂院校或者藝術院校的本科畢業生,他們的教學方法比較簡單而被動,作為一個剛剛邁出校門,又重新回歸校園教課的年輕老師來說,鋼琴教學很難有所突破,他們往往習慣于將自己在大學中學到的東西原封不動地傳授給學生們,他們成為了一代又一代學生們的復制品。另外,有些老師自身的演奏水平一般,理論知識不全面,對音樂的理解沒有達到一定的深度,因此,無法將鋼琴教學生動地進行下去。目前,隨著音樂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尤其是青少年鋼琴學習水平的迅速提高,這種教授與學習之間的矛盾將日益惡化。這就需要每一位鋼琴教師正視當前的形勢,虛心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知識水平及音樂教學方法,提高自己對音樂的認識,真正將傳授音樂的夢想在自己身上體現出來。
三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改革的途徑
(一)針對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進
1提高“聽”、“讀”、“想”、“奏”的結合
所謂“聽”就是要認真聽老師演奏的曲目,反反復聽各大著名鋼琴曲的演奏,聽每一個音符的跳躍,聽每一首曲目的節奏,準確領悟每一個音節;所謂“讀”就是在聽的基礎上反復鍛煉聽力的準確性,學生們聽的音節是否準確,要靠讀才能體現出來,反過來,我們也可以通過讀,體會每一個音符的音調準確性;所謂“想”就是思考樂曲的內在涵義,體會它的深度和廣度,投入到樂曲所代表的獨特的意境當中;所謂“奏”就是在熟練掌握激發和把握樂曲內涵的基礎上進行演奏,也就是通過個人對樂曲的理解和把握對樂曲進行“二次創作”,形成演奏者個人的演奏風格和對樂曲的詮釋。只有將以上幾個環節結合起來,才能全面改進鋼琴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們弄清音樂的調式、調性、曲式結構、樂句間的呼應、對比、襯托、模仿等關系。從而使學生們能夠根據音樂發展的邏輯與音樂形象彈好每一首樂曲。
2改革鋼琴教學的課堂形式
鋼琴教學的課堂上大多是以課本教學或者是一臺鋼琴、一位授課老師、一班學生組成,而這樣老套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體現音樂教學的完整性及提高學生們學習興趣的培養,在鋼琴教學的課堂上,我們可以將課堂改成一個小型的音樂會現場,將音樂的意境及深度更加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們多元化的學習及合作精神。當學生們有身臨音樂會場景的感受時,會不由自主地有了創新型的思維,提高了課堂的活躍氣氛,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親自實踐,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用自己演奏的方式詮釋出來,既可以得到良好的鍛煉,還可以達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效果。
(二)針對鋼琴教學內容的改進
1加強對學生鋼琴基本功的教學和訓練
很多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專業學生都是本著喜歡音樂,熱愛音樂,希望能以音樂作為一生事業的想法進行學習的,他們的音樂天賦參差不齊,對音樂知識學習的能力也不一樣,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同,因此對同一首音樂的感悟也大有區別。作為高校鋼琴教學工作者,應該對所有的學生負起責任,尊重他們的愛好,理解他們各式各樣的想法,從鋼琴基本功的教學抓起,無論個別學生的基本功有多扎實,或者有多不足,都要從最基本的教學及訓練入手。首先,要加強學生們的指法訓練,強化學生們的指法基本功練習;其次,要以正確的彈奏方法、彈奏技巧的教學為中心,使得學生們從一開始的學習中就養成良好的彈奏習慣。
2增加鋼琴伴奏的教學內容
鋼琴學習,顧名思義,是以鋼琴為一種表達音樂的工具,而除純粹的鋼琴曲以外,每一曲不同的音樂都不僅僅是只有鋼琴一種樂器完成的,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音樂都是多元化的,隨著音樂教學的不斷發展,我們應該增加鋼琴伴奏教學的課程,將鋼琴學習提升到學以致用的高度,在音樂中體會鋼琴中每一個音符帶給我們的意境,無論作為主音還是輔音,它都是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另外,這樣的教學內容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合作精神,更加全面地掌握不同風格樂曲的深度及廣度,感受不同節奏、不同風格、不同類型音樂帶給我們的觸動。一堂完美的鋼琴教學課程,不僅僅是以教學為目的,而是用音樂的平臺凈化學生們的心靈,激發學生們對音樂的熱愛,深深體會到音樂帶給我們生活的快樂。
(三)加強鋼琴教師的專業素質培養
目前,很多高等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師的專業水平欠佳,作為一位教授專業技術較強的老師來說,首先自身應該有極強的專業水平及實踐經驗,因此,鋼琴教師應該從自身做起,培養良好的音樂氣質,用高水平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不斷深造的過程中彌補自身的不足,將創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引進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當中。只有老師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才能有力地帶動學生們一起完成音樂的夢想。
參考文獻
[1]A.阿列克賽耶夫.鋼琴演奏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9.
[2]于蘇賢.歌曲鋼琴伴奏的寫作[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