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師生關系是一種融洽、協調,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尊重、信任和幫助的良好氣氛。它的構建,是一項需要多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統一的系統工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保證,是有效實施教育的前提。但是在當前的學校教育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不和諧的畫面:教師的教育方法不得當,把對學生的諷刺挖苦和處罰、體罰當作教育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其實對于那些受到諷刺和體罰的學生,這種教學手段,會使他們產生極大的對立情緒與強大的心理負擔,當這種消極情緒與日俱增,達到了一定程度后,就會或明或暗地釋放出來,導致師生關系的惡化或松弛。我們認為注重師生感情交流,加強師生情感溝通,會給教育教學帶來全新的感受和極大愉悅,也會為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
注重師生情感交流,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幾點做法:
1.深入學生生活,做學生生活的貼心人
我們在師生相處中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群正在開心玩耍的學生,見到一位老師從旁邊經過就一哄而散,跑得無影無蹤。這就是老師與學生缺乏溝通造成的惡果。放下架子深入到學生中,與學生同呼吸、共生活,你很快就會發現學生與你的距離會越來越近,你們甚至會成為知己。當你與學生一道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地鍛煉完畢,一起斜坐在草坪上,共話鍛煉的艱辛與快樂的時候,當你和學生對坐,互相應和,吟誦古詩的時候,當你和學生坐在一個餐桌上共進早餐,互相禮讓的時候,師生之間的隔膜、屏障,瞬間就會煙消云散。而一旦師生之間的隔膜和屏障被打破,你就會不經意地發現,原先班級中存在的課堂氣氛沉悶、師生關系緊張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教師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憂學生之所憂,樂學生之所樂,謀學生之發展,做學生生活的貼心人。
2.加強師生感情交流,做學生興趣的引路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而情感溝通在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試想一下,一堂語文課,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自得其樂,不注意學生的學習感受,學生的興趣從何而來?那不就像三味書屋中的老先生一樣嗎?他自己陶醉在經書之中,而孩子們的心早已飛進了百草園。所以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情感的溝通、思維的共鳴,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認真觀察學生的每一個細微的動作甚至是眼神,努力尋找他們的興趣點,寓教于樂。
3.注重情感交流,做學生潛能的挖掘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把學生的內在潛能挖掘出來,培養學生特長,是每一位有責任心的教師所共同關注的問題。在教學中我 們發現,以情感交流為突破口,深入發掘學生潛能,效果甚佳。在一次作業批改中,我偶然發現班上一位同學的作業本里,夾著一張剪紙畫,無論從手工還是花樣來看,都很精致,這一發現令我十分驚嘆,因為這個學生平常學習較差,作業有時完不成,幾乎成了被老師遺忘的學生。后來,我找她談心,詳細詢問她學習剪紙的時間、過程、感受,鼓勵她繼續堅持下去,并送給她一把精致的剪紙刀。正是在這種親切的鼓勵下,她不但在剪紙手藝上有了新的提高,而且學習成績也有了大的飛躍,在期末考試中,她三門功課從及格提升到良好。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術的頂峰——即師生之間心靈交往的和諧境界。”琴瑟和諧,靠的就是演奏師高超的技藝,從某種意義上講,師生關系這根弦需要教師有高超的技藝才能奏出華麗的樂章,只有這樣師生才能產生共鳴,出現和諧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