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思維是由一點向四周輻射發散的開放性思維。所謂“眾星捧月”作文法就是圍繞所給的話題,運用發散思維展開豐富聯想的寫作構思法。這樣構思成的文章內容涉及的點多面廣,每一點一面如同漫天的繁星,緊緊圍繞在“文章主旨”這顆月亮的周圍。只要聯想的內容得當,表達的語言精當,那么整篇文章一定會流光溢彩、璀璨生輝。當然聯想的材料豐富了還要避免選材角度的重復,切忌材料的堆砌,而應從多角度思考、多層面分析上狠下功夫。總之要滿足材料緊扣這一“形散而神聚”的條件。
這種“眾星捧月”似的作文構思方法宏觀上要求思維的發散性、內容的豐富性、結構的嚴謹性,微觀上更要求語言的精當性,具體寫作時應在充分展開思維和想象的空間后,對選材要在煉詞煉句上下功夫、顯能耐,所以寫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入文的語言或深刻縝密富有哲理或流暢自然、氣勢如虹,讓人見之忘俗。下面是一篇運用“眾星捧月”法構思而成的一篇佳作。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央電視臺二套節目“第二起跑線”欄目,曾經連續推出了圍繞當代中學生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的問題的大討論專題劇目,在學生、家長、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請你以“當代中學生的形象”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圍繞這則話題,可以記錄內容豐富的真實故事,也可以發表有理有據的看法,當然也可以寫有真情實感的抒情之作。要求:內容充實,感情真摯;題目自擬,文體自定;字數在800字左右。
【學生習作】
舉起人生的斫刀
李彥
《圣經》曰:“你的葡萄樹該修葺了,拿起你的剪刀剪掉多余的枝條,雖然很疼,可是為的是結出更多的果子來。”的確,葡萄經過修剪才會果實豐碩;小苗也要修剪方成參天大樹;人生更得修剪才可完善自我。
古語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在不知不覺中,人的自身便會滋長出許多旁逸斜出的枝條,前行的你如果不能果決地剔除這些“旁條”,那么總有一天,你會不堪負重停止腳步甚至轟然倒斃在半道中。相反地,如果你能毅然地舉起人生的斫刀砍向哪些影響你進取的枝枝蔓蔓,那么你就會為自己的人生之路減輕不必要的羈絆。
晉朝周處,年輕時性情兇暴強悍、放縱任性,平時放鷹驅狗,橫行鄉里,被人稱為“三害之首”,待到他冒死除掉山中猛虎河里蛟龍“二害”后,竟然聽到人們在慶賀他與“二害”一起死去時,他猛然醒悟,決定改過自新。后來,他不僅成了學識淵博品行高尚的人,而且為官剛正不阿、英勇善戰,最終為國戰死沙場,被人們贊揚為“忠賢之茂實,烈士之遠節”。周處在明曉了自身的缺點后果斷地拿起人生的斫刀,他不僅剜去了自身“禍害鄉里”的“毒瘤”,使曾經黯淡的一生變的光彩照人,而且詮釋了塑造自我形象的真諦。
當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類似周處的例子不勝枚舉。托爾斯泰及時地修剪了懶散的斜枝,文壇上多了一名卓越的文豪;丘吉爾剔除了放蕩的旁條,二戰時便塑成了不朽的元勛;張學良摒棄了吸毒的惡習,國人們就會永遠贊揚這位深明大義的將軍。
總之,要想塑造完美的人生,除了要有自省精神外更要有忍著巨痛、攜著耐心與毅力上路的勇氣。《論衡》中記載:西門豹為了改正性急的弱點,常常以一根堅韌的皮條來提醒自己壓抑焦躁的情緒;董安子為了改變慢性子的毛病,經常帶一根繃的又直又緊的琴弦來督促自己抓緊工作。前人的經驗告訴我們——塑造自我要有肖邦讓仆人往被窩里潑冷水的勇氣;塑造自我需要有田中角榮對著深山大聲唱歌的毅力。
【教師點評】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學生習作,文章不僅思路非常清晰,論證結構嚴謹,而且點例與詳例綜合使用,使得論據豐富充實。語言表達流暢生動,通篇文章處處文采飛揚更彰顯了小作者不錯的文學修養和寫作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