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羽絨服脫下來了;又是下學期了,臨近期中考試了。一路前行,我們收獲了幸福,也有過迷茫。 我們在黑暗中思考,也在泥濘中跋涉。
我有個發展的“三部曲”。即“知天命(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負責任(做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講原則,就是有追求(奉行我準則)。”“負責任”有兩種原因一是因為害怕受罰,這是最初的也是較低的層次。二是因為“對”“正確”而去做一件事,這是較高層次的。你認為做這件事情“有價值”、“值得做”,就會愿意去做好。既然我認為是對的我就該做,那么有沒有監督,都值得我去做,有沒有阻力,我都要去做。“凡是值得做的,都值得盡全力去做。”因為開始差一點,將來就會差很多。上課一打盹,課下就很難補回來。
紀律和學習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過年前,很多班級的班長、紀律委員都參與旁聽了我們班的主題班會——紀律是成功之舟。在這里,我把我們的共識再一次表達給大家。我們認為,紀律有兩種:自律和他律。你做到了“知天命”“負責任”“講原則”,就做到了自律。但人非圣賢,總有松懈的時候,這個時候,老師和班委就是他律的執行者,是幫助你走出困境的人。你說話,你搖頭晃腦,你做小動作,你不學習,你違反紀律,班委能及時指出你的錯誤,是你的幸運;班委指出你的錯誤你不聽,這不是一個班級的失敗,而是你一個人的悲哀。你堅決要做一頭躺在爛泥里打滾的懶驢,誰管你你踢誰,你進步不了,能怪別人嗎?
當你懂得了自律的重要性,你就會明白:天地雖大,但可恃唯我。比如早晨的小早讀,我是給自己來學習的。上學期,我們班是小早讀最好的班級之一。但說實話,我只來看過兩次,就是期末考試的那兩天,因為我怕有同學病了,不能及時處理。他們早來,靠的就是自愿。你要自愿來,來了就要投入進去,學下去。我最最頭疼的學生是調皮搗蛋不學習的,比這稍微好一點的學生是貌似在學而“裝”給別人看的。晚自習專心致志,要投入進去。
讀書有用。培根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弊x書如此靜雅如此炫美如此聰慧,怎么會沒用?讀書是一件名傳千古的事,倔強的柳三變“奉旨填詞”,三試方中,以絕塵高才填坊間小詞,“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誰記得大宋皇帝姓甚名誰?唯有我浮塵浪子得萬世詞名。
有同學說,老師你說的那是名,我求不了名。那我就和你談談利。上大學有用,讀書人有飯吃。2011年報名883.86萬,錄取約680萬,錄取率76.94%
高學歷仍有高薪水——問題要看大多數,不看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員。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今年發布的數據表明:博士年工資總額為61656元,碩士、本科和大專學歷分別為42392元、31799元和22856元,初中及以下學歷最低,平均每人年工資總額為17497元。
起薪低不可怕,沒前途才可怕——有人讀書沒用并不代表我們讀書沒用 。請記住吧:在最成功的人士當中,可能讀了書和不讀書的人占得比例差不多,但是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讀了書始終會比不讀書的強。不要被個別案例迷惑了。滿腹經綸沒有錯,錯在你不會用;讀書讀的多也沒有錯,怕的是你沒有讀書那個時候的吃苦勁和恒心。網上有句話說:不要痛恨高考,如果沒有高考,你拿什么和富二代競爭?
其二,怎樣就能學習好?我還是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一個行業的第一名,極盡豪華的家,退出行業,講授秘訣,抬出大鐵球,觀眾用錘子打不動,第一名用手打,打不動觀眾起哄,持續不斷地打,終于動起來,而且沒有人能讓它停下。所以,考第一的秘訣是,行動!趕快行動!持續不斷地行動!不要問原因,只要求結果的行動!
相信自己,行動起來,我們就是最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