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急越找不到東西?源于大腦與視覺不同步
快遲到了卻找不到鑰匙,這可能是很多困擾上班族的問題。當你在瘋狂搜索的時候,你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碰到過它。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索曼和他的團隊通過研究發現,這是因為大腦中不同的區域處于一種不同步的狀態。
索曼的團隊設計了一系列實驗。例如,他們讓志愿者在遍布各種圖形的電腦屏幕中找到特定的圖形,并用計算機監控他們的行動過程。通過分析志愿者鼠標的運動情況,索曼的研究小組發現,當人們急于尋找某樣東西時,大腦就會處于“內存負載”狀態,即使已經找到了目標,也有10%到20%的可能忽略掉。
索曼的研究小組表示,出現類似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大腦中的運動系統運作得太快以至于視覺系統的運作速度完全跟不上。當你為了找到鑰匙在家中翻箱倒柜時,根本沒有給視覺系統足夠的時間來工作。所以,如果你又找不到鑰匙了,先放慢動作,讓大腦同步一下。
□編譯/陸捷思(實習)
能“秒殺”直升機的垂直飛行器
直升機無疑是目前最靈活的飛行工具,不過近日奧地利工程公司研發出一種全新飛行器D-Dalus,誓言取代直升機。
從外觀看,D-Dalus完全不像是大氣層內使用的飛行器,更像一款深空探測飛行器,在它身上沒有常見的旋翼或是固定翼,取而代之的是四組反向旋轉的轉子圓盤。每個圓盤內裝有一臺2200RPM活塞發動機,在伺服系統控制下,這些發動機能向任意角度輸出推力,改變D-Dalus的飛行方向、高度,甚至賦予了垂直起飛的能力。
飛船還具備良好的自動穩定系統,在遭遇湍流或大風時,通過調整葉片的角度,可以自動糾正飛行器的位置、速度和平衡。此外,飛行器裝有三個多光譜照相機作為視覺系統,并配備雷達和先進的導航系統,更保證了飛行的安全與穩定。
這種全新的飛行器能夠像蜂鳥一樣懸停,和噴氣機一樣快速,卻像熱氣球一樣安靜,甚至可以在惡劣的天氣中穩定飛行,并能在狹小的空間里展現其特有的靈活性,無疑將是對傳統飛行器的巨大挑戰。
□編譯/陸捷思(實習)自動化系統,
為嗅探犬“量身打造”訓練
在美國軍方最新一輪的小型企業研究獎評選中,美軍發放了三份合約,計劃建立一個先進穩定的計算機化的動物教練,以培養善于嗅探爆炸物的特種動物,尤其是嗅探犬。
至今為止,狗保持著最好的嗅探成功率,這一數據高達80%。軍方高層已經批準了眾多高科技炸彈檢測的研究,動物嗅探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在陸軍研究機構之一的弗吉尼亞大學,研究人員計劃為每條嗅探犬裝備一個傳感器背包,將每只犬武裝成一個小型自動化系統,由獨立軟件進行控制。嗅探犬能夠通過傳感器訓練對不同氣味的感知能力,其訓練進度和詳細數據將反饋至系統進行分析,然后基于數據安排后續訓練。同時,自動化系統的培訓過程對于動物來說更加易于接受,能夠有效減少動物產生的非自愿生理反應,從而維持良好的訓練效果。
自動化訓練系統的建立將為嗅探犬提供量身定制的訓練計劃和全天候的訓練環境,相信這支訓練有素的嗅探部隊將會很快現身戰場。 □編譯/陸捷思(實習)
人腦與猴腦相似度超出預計
美國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和人類語言能力有關的大腦區域所在位置與科學家一直認為的截然不同。這個控制語言能力的區域距離大腦中央更近,比此前認為的近了3厘米。在大腦這個復雜的器官內,3厘米已經是一個相當長的距離。鑒于此項研究發現,科學家表示幾乎所有教科書上的大腦圖像都是錯誤的,都應該進行修改。
研究發現,人類大腦與猴子大腦的相似度超出此前預計。科學家一直認為大腦中的“語言中心”讓我們有別于與人類血緣關系最近的進化近親,實際上,二者是相似的。研究發現,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審視猴子和人類語言的起源。
研究論文主執筆人、喬治敦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系統科學部門教授約瑟夫·勞斯查克表示:“科學家長久以來一直認為語言是人類獨有的能力。在他們看來,猴子雖然能夠靠聲音傳遞信息,但它們并沒有像我們人類一樣進化出復雜的語言。這種現象由不同的大腦處理中心導致。此項研究顯示,兩個物種的大腦在構造和處理信息方面的相似度超出很多人的預計。” □編譯/楊孝文
為什么鍛煉有利于身體健康
醫生們一直不厭其煩地提醒人們鍛煉身體有助于防范一系列疾病,包括心臟病、癡呆癥、糖尿病以及感染。但是人們一直不知道為什么。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貝絲·萊文及其同事給出了解釋。
萊文博士及其小組證明這個理論的正確性,即鍛煉之所以有神奇的作用,部分原因是它能促進自體吞噬。這個名稱來自希臘詞語“自食其肉”,指的是多余的、不能再用的、畸形的蛋白質和其他細胞成分被分解成碎片并再循環。
自體吞噬機制很古老,所有真核生物都有。它的產生可能是為了適應營養物質缺乏的環境。有些家畜能循環利用它們身體的一部分作為養料,這樣的動物比其他的動物在食物匱乏期更容易生存。但是在過去幾十年里,自體吞噬在其他很多地方也有所體現,比如對抗細菌感染、放緩老年癡呆癥和亨丁頓舞蹈癥等神經癥狀的發病。最有趣的是,看起來它還延緩了老化過程。萊文博士的實驗結果表示通過積極鍛煉身體可以起到這種作用。該小組下一步將測試被激發的自體吞噬是否真的能解釋鍛煉有助于長壽。這尚需時間方能得出結果。 □摘自《經濟學人》中文網
最古老鱷魚頭部有“鎧甲”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已知最為古老的鱷魚,生活在大約9500萬年前。這種鱷魚頭部長有“鎧甲”,被形象地稱之為“盾鱷”,身長相當于半截火車車廂。這種水生爬行動物曾生活在非洲水域,是最新發現的一種古代鱷魚種群。
通過研究在摩洛哥發現的部分頭骨化石樣本,美國密蘇里州大學解剖學教授凱西·霍里戴證實頭骨的主人是一種古鱷。因其頭部的盾狀結構,它也被形象地稱之為“盾鱷”。研究人員表示,盾鱷的“盾”可能是一種震懾工具,用于恐嚇對手,也可能用于吸引異性,甚至控制頭部溫度。與其他已知鱷魚種群相比,盾鱷的頭部更為扁平。
研究論文合著者、西弗吉尼亞州馬歇爾大學研究員尼克·加德納表示:“我們認為盾鱷可能將長臉用作一個捕魚陷阱。它可能一直等待,直到毫無察覺的魚游到面前。距離足夠近時,盾鱷便張開嘴,毫不費力地將魚吃掉,因此無需擁有強有力的顎部。”
□編譯/楊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