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無法質疑電燈是一個跨時代的偉大發明,它將千家萬戶帶入電照明時代。但就在未來數年,這只偉大的“電燈”就將徹底退出你我的生活,成為歷史,而世界各地的人們正為“明日之光”進行著激烈的角力,您相信嗎?
白熾燈退出,LED登場
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發明的“電燈”,準確地來說應該叫白熾燈。這是一種將燈絲通電加熱到白熾狀態,利用熱輻射發出可見光的電光源。
2011年11月4日,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正式發布了《關于逐步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的公告》,到2016年10月,將分五步逐漸禁止進口和銷售普通照明白熾燈。而在國際上先行的澳大利亞、加拿大、歐盟、日本等國已從今年開始全面禁止使用白熾燈,美國將在2014年1月后禁止使用。白熾燈離它“謝幕”的日子屈指可數。
節約能源是白熾燈被替代的根本原因。以中國為例,照明用電約占總電量的12%,如果采用高效節能燈替代普通白熾燈則可節電60%~80%,節電潛力巨大。從具體替代品種上看,近年我國政府大力推廣的緊湊型熒光燈較白熾燈大約節電七成,而如果采用新型半導體材料的LED照明,則可節電90%。
LED是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的英文縮寫,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固態的半導體器件,它可以直接把電轉化為光,發光效率極高、理論壽命達10萬小時以上。基于這些優點,LED成為名副其實的“明日之光”。
世界級產業大戰
白熾燈的退出無疑給LED照明產業留出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各國廠商早已磨刀霍霍。作為世界消費大國,中國更是世界電子巨頭們不愿錯過的蛋糕。2011 年歲末,繼松下照明部門業務調整、Cree公司投資建LED燈具廠之后,通用電氣、飛利浦、三星開始了相關調整和整合,國際大佬已在加速LED 照明的布局和優化,為爆發做著充足的準備。
A股方面目前有專業LED公司十五家以上,相關公司三十多家。行業內公司除生產LED照明產品外,更涉及電子顯示背光、信號等多項應用,而按產業鏈可細分為襯底材料、封閉設備、芯片封裝和應用垂直一體化等領域。
現有上市公司已經擁有像行業龍頭三安光電(600703),以及德豪潤達(002005) 、士蘭微(600460)、 陽光照明(600261)等一批LED生產商,但行業內公司上市的熱情仍絲毫未減。深圳聚飛、北京利亞德等一批公司已經通過證監會審核,正待上市。
政策推進與行業隱憂
綠色環保的LED產業顯然符合我國政府的發展方向,放在目前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更得益。在去年年底國家發改委的新聞發布會上,環境司副司長謝極發言認為:LED的發展在五年內可能實現翻兩番的目標。他同時表示發改委正組織起草半導體照明的“十二五”規劃,并和財政部參照綠色照明政策,研究制定鼓勵LED 應用的措施。
相關研究人員預計,基于目前LED 技術進步和整體成本下降速度,高生產與研發成本的LED 商用照明行業有望于今年達到成本平衡臨界點,而政策補貼落地將加速這一進程。LED產業似乎已經見到了黎明的曙光。
作為新興產業的代表,國內LED相關公司的股價想再創輝煌,也不是沒有隱憂。相關研究顯示,LED背光企業因為產業升級時間上的滯后,剛剛起步的國內廠商其實已遇到韓國、臺灣的過剩產能,過分競爭將大幅壓縮盈利空間甚至產生危機。相對而言,分散的國內照明市場給LED照明企業帶來相對寬松的外部環境,但卻同時存在市場啟動的速度可能慢于預期。從國際廠商經驗來看,當前LED 照明的領先者享受高毛利的幸福時光也將逐漸終結,未來行業洗牌和毛利率下滑應該是一個趨勢,只有擁有成本、專利優勢和良好客戶渠道的廠商才能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