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截至2011年12月初,國內政務微博總數接近2萬,已全面覆蓋全國34個省。同時,一些官員的實名微博也因個體公信力引起網民的熱捧。正因為此,2011年被稱為“政府微博元年”。政務微博的涌現使得官方與民間信息不對等的局面開始松動。而政府想要跟上微博信息傳播的速度,不得不直面挑戰。
意想不到的作用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府以在固定的地方懸掛與張貼布告的方式向世人發布政府文件。在此后的1700多年的時間里,政府一直“以我為主”,借助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方式,展示其想要人們知道的信息。而從2010年,140字微博的出現,使得官方與民間信息不對等的局面開始松動。
據了解,截至2011年12月初,政務微博總數接近2萬,已全面覆蓋全國34個省。同時,一些了解政務微博處事之道的官員也受到網民的熱捧。
接力@后的熱心大姐
今年1月,一位受傷的大學生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求助信息,腿部受傷的他希望搭乘的列車能夠為他提供必要的幫助。該微博吸引了無數網民的關注,其中也包括了網名們為“北京王惠”的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惠。
“微博轉給我時,我第一個反應是‘和我一樣’。”當時不慎跌傷腿的王惠又立刻想到自己生活中的許多不便,感同身受的她把這條微博@給了北京鐵路局黨委宣傳部部長岳石軍。次日,在北京西站等待這名大學生的是幾名志愿者和一條綠色通道。
在幫助骨折大學生登車事件后,王惠接到許多求助的信息,她笑稱自己都快變成知心姐姐了。
事實上,民生味十足幾乎成為了受人歡迎的政務微博最重要的特點。
“一旦地鐵發生故障,在地鐵的大屏幕和微博上同時公布事件情況,包括時間、地點,第二步會第一時間公布事故原因,第三步公布換乘方案,將市民的出行影響降到最低,第四步公布地鐵運營恢復情況,最后一步對事故造成的影響向市民致歉。”上海申通地鐵集團運營管理部相關人士說。今年1月,上海地鐵運營19年來首次對正式運營線路實施停運大修,“上海地鐵shmetro”在微博上即時發布和分享了不少現場照片,讓網友們從各個角度親身投入此次封站大修。
而在替網民答疑解惑,助他們一臂之力方面,多個公安微博更是將服務功能發揮到極致。
2011年10月27日20時許,濟南公安孫健的“孫警官說事”微博接到一位名叫“山東電信陳蘋”的網友發來的緊急求助信息,為一名患急癥的RH陰性A型血(熊貓血)老人“求血”。隨后孫健點評并轉發至濟南公安官方微博,至此開啟了尋找熊貓血的接力。后在網友的幫助下,孫健聯系到了山東RH陰性A型血之家QQ群群主,在求助發出3個小時內,便找到了血源。
孫健告訴記者,在微博出現之前,公安機關除了使用傳統媒體外,盡管也使用網站、論壇、QQ群這樣的發布渠道,但依然有局限,有了微博,舉報、求助,咨詢、建議紛至沓來。
對孫健而言,更重要的是,即使網友向他提出他不曾了解的問題,他也可以利用微博資源,@或者私信媒體、律師等朋友,幫助網友解決問題。
微博“神曲”推動地方旅游
深圳龍崗公安分局愛聯派出所民警朱貴彩從2011年6月至今,陸續寫了幾百條記錄接出警工作的微博,由于曾是軍旅作家,朱貴彩習慣性地把它們寫成小故事,立刻引來一群粉絲圍觀。廣東省輕工職業學校的師生們甚至把故事編繪成漫畫。最后,在粉絲們的大力支持下,朱警官還把110微博中一些真實的110接警故事改編成了拍攝腳本,點播超過幾十萬次,以至于許多年輕粉絲紛紛報名要求客串。
一提起云南旅游,總不甘心外地人只首推麗江、大理、香格里拉的微博紅人云南紅河州宣傳部長伍皓在微博玩起了寫歌。
2011年4月20日,云南紅河州發起的“微博征歌”活動,受到了很多網友和音樂人的熱情響應。微博還公開邀請“微博歌手”進行音樂錄制,再公開接受微博網友的網絡投票,最終選出優秀作品,拍成MTV《我要去紅河》專輯。
伍皓填詞的《我要去紅河》盡管不參評,但經微博的發布,點擊已過千萬,還即將被送到央視去播放,網友笑稱其為2011“神曲”。如今,在伍皓的微博上,《還要去紅河》的小樣已開始征詢網友們的意見。
新鄭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有著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5000年的黃帝文化,2700年的鄭韓文化。點擊劉五一的騰訊微博,最多的信息都是關于當地文化傳統,地區特產的內容,作為新鄭市副市長的他,把微博做成了一個宣傳當地特色文化及旅游資源的開放平臺。
“當初開微博也是受到網站編輯的啟發。”去年2月,當地舉辦黃帝國際論壇采取了網絡圖文直播形式,從當時負責直播的編輯那里,劉五一了解到微博在交流方面的優勢,于是在2月28日,他的微博同時在新浪和騰訊開通了。
“我個人覺得,微博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工具,現在有很多人能和我直接交流。”劉五一表示,在這里大家都是用平等的心態交流,有什么分歧都可以討論。“這個微博是我自己在維護,我在上面說的市政府在做的事情都是準確的,大家的留言我也能看到。”
“高調官員”的公開策略
1月21日,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正式開始一小時公布一次PM2.5研究性監測數據,盡管只發布了一個監測點的PM2.5濃度,卻是這場持續近四個月的,關于北京市環保局公布的空氣質量指數和美國駐華使館的數據相差懸殊的論戰中,最為重要的突破。
從去年十月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張“朝陽區美國使館定時播報北京空氣質量指數”截圖,到鄭淵潔發布一張戴有寫著PM2.5的口罩的頭像照,并七問環保部門,作為北京市環保局第一個高調實名開微博的官員,副局長杜少中從一開始就選擇了積極應對,他說公開幾乎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好辦法。
杜少中之所以甘愿承受網民的指責、質詢,是因他深諳“每一次有關環境問題的討論、每一個‘環境危機’,都推動了環境質量的改善,提高了公眾的環境意識”。
“從公眾對PM2.5的討論事件看,它的直接結果就是要加大減排力度,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這種討論或者說我們應對危機的過程,客觀上推動了空氣質量標準的修訂。”
杜少中說,早在2008年以前,在向國內外記者提到PM2.5時,幾乎沒人愿意聽,因為他們覺得這跟自己的生活沒什么關系。而在PM2.5一夜走紅的當下,有些報道說,現在國內空氣污染將取代吸煙成為致癌第一殺手,人們甚至相信,現在空氣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質就等于空氣就是毒氣。
“盡管這些都是不科學的片面認識,但人們終于把空氣質量跟自己的命聯系在一起了,也許這就是環保公眾參與的力量。”他告訴記者,“而公眾參與的特點就是它并不是嚴格按照你的時間表進行,如今,只是把PM2.5的事早點兒提上日程,監測、公布并治理之,這是順勢而為。”
但近日,杜少中因媒體的一篇《杜少中:公布PM2.5意義不大》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不過,早已在微博江湖練就一身武藝的“巴松狼王”已經習慣了在這個被他稱之為“自媒體”的平臺上,與“斷章取義”、“標題黨”過招。
認識微博是微博本身的力量
杜少中說,曾經寫微博只是占用零碎時間,比如坐車、開會溜號,如今,微博已經和正常工作聯系在了一起。正如王惠所說,微博也是為了工作,及時發布新聞、政務和便民服務信息,同時也回應熱點和社會關切的問題。校車翻車事件、電梯致兒童死亡等話題,王惠均在微博中發布了觀點,包括傾聽網友的負面意見。
“當你還把自己的付出當負擔的時候,你給自己貼一個標簽叫微博控,當你把它作為一個交流的工具,是完整表達自己看法的自媒體的時候,你會把這標簽改為控微博,因為你可以很好地利用這種工具了。”
從2011年1月5日至今,杜少中發表的微博只有700多條,并不算高產,但有針對性地回復、評論粉絲的問題卻多達2000多條,與那些觀點比較極端,需要深入交流,思想碰撞的私信往來有900多人,和一個人交流幾百個回合的不在少數,最多的一個人跟他交流了2400多個回合。如果私信還不“解氣”,就互留電話,或是約來面談。杜少中與潘石屹、薛蠻子、鄭淵潔就是典型的不打不相識。他自嘲,原來覺得見網友最不靠譜,現在卻凈見網友了。
微博能治小心眼
杜少中說,微博能治病,什么想不開的、心眼小的,常看常寫,內心就會越來越強大。尤其是在經歷了PM2.5的風波之后,他直言,官員的形象應該是開放的,敢于接受老百姓的直接碰撞。如果他們罵得對,就該罵,如果不對,那就是上去給你提個醒。
在微博上,王惠第一次接收到網友的過激言論時也感到委屈,“這件事不是我做的,你怎么罵我?”這樣的念頭一閃而過,但冷靜下來她感到發生這樣的事,對方也許另有理由,這也反映了政府和公眾之間的溝通沒有達到對稱。
“官員也是人,偶爾也有想罵人的時候,有時粉絲錯罵了我,卻也罵得我痛快淋漓,因為他們說出了我的心聲。”不過,杜少中也少不了有當冤大頭的時候。“之前,微博上有一個小伙子,什么原因都沒說,就罵了我一頓,我就問他為什么,他說那天他喝酒了,心里不痛快,上來想找一個當官的發泄一通,結果就發現了我。”這樣的粉絲讓杜少中覺得有點忒不夠意思了。
當然,杜少中也得到了不少真誠的回應。1月2日,杜少中發出了遲到的新年祝賀,并配發了一張騎自行車的照片,結果粉絲告訴他,“哪天發都不晚,只要您問候了。看見您還不錯,我們就很開心。”杜少中感慨,原來還有那么一群不曾謀面的人在等著我的問候。
不僅僅是中國官員的微博,1月23日,日本總理野田佳彥通過日本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向中國朋友們拜年,至此,日本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已即將滿一年。除了發布首相來訪、總理訪問、大使出差這樣的嚴肅的政治信息,日本大使館微博的重點還在于通過旅游、美食、動漫等文化話題展現當今的日本全貌。
日本駐華大使館新聞文化中心參贊臼井將人表示,在中國開設官方微博,必須為兩國國民之間的相互理解服務,希望營造的是一種輕松的環境。
“今天我們就介紹如何只花1萬日元就能玩遍東京著名熱門景點的技巧。”這樣一條有關旅行攻略的微博被眾多粉絲評論、轉發。
不過,臼井將人坦言,因為歷史原因,不少粉絲也會在官方微博表達負面的情緒。“無論好壞,我們會認真閱讀每一個評論和轉發,因為,這對于日本理解中國年輕網民的想法和意見是非常重要的。盡管我們不是每一條都回復,但我們都選擇接受。”
記者注意到,就在日本國大使館官方微博的粉絲剛突破10萬人時,官方就發微博特別強調,“今后將繼續堅持不刪除評論的方針”。臼井將人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應該得到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