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審美理念是一種借助對自然美、社會美,特別是藝術美的鑒賞與創造,使受教育者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與陶冶,從而提高美的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美的理念,完善人的素質,使之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教育活動。本文主要探討了審美理念在女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審美理念 女大學生 素質教育
加強女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既是當代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又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更是中華民族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偉大復興的需要。
一、素質教育目標的審美追求
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女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教育,是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個體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從而促進全民族素質提高的教育。素質教育體現著教育者對女大學生發展的希望和期待,蘊含著教育者對女大學生未來發展的理想追求,包含著一定的審美價值,閃爍著教育理想美的光輝。
人對客體的審美反映,不僅存在于“人——物”的關系中,也存在于“人——人”,即人對自身的關系中。現代美學不僅將人作為審美主體,也將人作為審美客體加以審視。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建立在女大學生素質的基礎之上,其意義是將人作為主體納入到教育的視野中,使教育的目光從單一的社會要求,轉向人的發展的可能性和現實性上。教育從抽象的社會要求轉變到對人自身的分析、關照和把握上,為確立教育主、客體的審美關系創造了條件。
二、審美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從教育學的角度來看,審美教育是塑造理想的人格和優美的靈魂,是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從而使學生自身素質不斷得到完善和美化的必由之路。
審美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陶冶女大學生的情操
審美教育是一種自由的形態。通過“寓教于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凈化人的心靈。因為美與人的心靈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話說,美是情感、知識與道德的橋梁。審美教育就是運用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美,對人進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顆豐富而充實的靈魂,并把它滲透到整個內心世界與生活中去,形成一種自覺的理性力量。
2.有利于促進心理結構的“內化”
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就是要將道德、知識等教育,轉化為人的一種精神素質,使之成為真、善、美相統一的人格。審美教育由于沖破了狹隘的功利主義,并且它是一種自由形態的教育,所以比較容易與其他教育形式相結合,并滲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審美教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夠帶動其他教育形式,形成一個有機體。
三、構建培養女大學生審美教育的環境
1.建立完整而開放的高校審美教育體系
高校要提高認識,從根本上就要重視審美教育。根據學校審美教育工作的總體目標,遵循女大學生審美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科學地規劃審美教育在各個教學階段的基本任務、具體內容、實施途徑和方法。根據高校審美教育工作的特點,建立審美教育的教學體系和管理體制。建立審美教育的教學體系,就要把審美教育納入學校的正常教學體系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授課、考試、考核體系,還要有必要的投入,如場地、實施、器材等。
2.育人環境的審美化
當前,校園的育人環境主要包括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網絡生態和社會生態四個方面。由校園文化、校風傳統、團隊精神、人際關系、健康的心理氛圍構成的人文生態,是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文化素質的熏陶和塑造的核心內容。
現代大學不再是孤立的象牙塔,女大學生所處的小社會在不斷加強與外界之間的交流與接觸,社會生態文化也不斷加深對女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從理念上、行動上把女大學生成長的環境加以美化。
(作者單位:湖南女子學院旅游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