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化的領悟
高中數學新課程改革得到了教師們的積極響應,也給數學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但是,我們也常常會看到這樣的課堂:教學時間緊張,45分鐘根本不夠用,臨到下課時教師經常是倉促收兵或是拖堂;教學內容雜而亂,重點不清楚,目標不明確,缺乏應有的層次和教學節奏;教學調控的力度不夠;教學效果差,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疲憊。出現這些狀況,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掌握好教學的“簡化”藝術。
筆者認為,所謂簡約化的數學教學,是指對教學的情境創設、素材選擇、活動組織、結構安排、媒體使用等教學要素的精確把握和使用,使數學課堂變得更為凝練、深刻,進而實現數學教學的審美化、藝術化、高效化。
二、創建簡化教學的條件
首先,創建簡化數學的課堂教的學,需要簡捷化的思維。簡約化數學課堂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簡化”意識,該舍棄則舍棄,該整合則整合,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當然,有了簡捷性的思維并不等于就有了簡化的課堂。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能要經歷很多“不簡約”的過程后,才知道如何去篩選、提煉,從而達到簡約化的課堂教學。
其次,創造簡約化的數學課堂教學,需要不斷超越“美”的境界。有位哲人曾說過,簡單到極致就是美麗。簡約的數學課堂必然是美麗的課堂,它是教師個性化教學思想光輝的折射,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完美演繹。對課堂“美”的追求,既是現實的,又是理想的。朝著這樣的目標邁進,簡約化教學就和教育的真善美目標達到了和諧與統一。
三、簡化教學的策略
1.追求教學主線的清晰、明朗
數學課的主要教學任務是要分清“主線”。所謂“主線”,是指教學的重點和主干脈絡,它們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課堂教學有序、有效的根基。例如在教學《指數函數》時,教師就必須把指數函數的概念、圖像、性質作為全課學習的知識主線;將指數函數圖像、性質的簡單應用作為解題能力的主線;將觀察、分析、歸納作為學習能力培養的主線;將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作為滲透數學思想的主線。教師所有的教學活動始終抓住“主線”展開,層層推進、環環相扣,使整個教學過程流暢,同時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內容追求精煉
數學內容必須求“精”。數學教學的散亂、繁雜,主要是由于教師對教學材料的取用不夠精練。教師對教材的解讀,必須獨特而深刻,能夠扣住重點,進行有機地整合,才能前后貫連,做到好中選優。第一,選材要“少”,所選題材要有典型性和擴張性,能以一當十;第二,用材求“豐”,可以在一題多解(策略多樣)、一題多改(變化)、一題多議(反思小結)等方面多做思考,使每一個教學素材在課堂上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益;第三,組材求“優”,不可隨意拼接素材,否則會導致材料的雜亂無序。力求將材料組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如知識點的講解,把重要知識點按結構合理組合起來,再進行講解。這種編排,使得教學過程簡潔明快、整體感強。
3.教學調控追求恰當有效
教師可以從多方面進行教學調控。首先,要精確地把握教學內容,做到有主有次、有取有舍,教師的點撥與提示要恰到好處,要有力、得當;其次,教學語言要有調控作用,“語言之外無教學”,教師語言必須經濟、簡約、有效;最后,教學方法應該求“活”,教學時,要靈活應變,才能深入淺出地講授知識。
總之,數學課堂要做到“簡約有致,詳略得當”,并不容易。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成長的不只是學生、教師,還有我們的數學教育,正所謂:簡約而不簡單啊!
(作者單位:江西省崇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