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是在前人發現或發明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努力,創造性地提出新的發現、發明,革新方案的能力,它包括學習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創造能力,以及整合多種能力的能力。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談談筆者的幾點體會:
一、創設教學活動情境,激發創新探索的興趣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姡d趣是求知的強大動力,是學生產生創新意識的源泉。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例如筆者在教學《用字母表示數》時,首先讓學生自己動手擺正方形,從擺1個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棒開始,到連著擺2個、3個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棒,從而誘發他們對擺50個、100個正方形所需要火柴棒的思考;再如用袁隆平的科學水稻和“神舟”三號宇宙飛船這些跟我們生活緊密聯系的事情提出問題。不僅讓學生了解到數學學科中存在的一些規律,掌握社會知識,而且還能把學生引入到最佳的思維狀態,提高創新能力。
二、靈活多變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數學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或因內容相似,或因形式相近,易造成混淆。如果在教學中運用對比分析教學,能促使學生在錯綜復雜的事物聯系中發現問題,學會客觀地評價事物,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可從知識的順延、從屬、引申、互逆、相似等方面發掘類比因素,進行類比創新,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平常中發現不平常,不受“定勢”或“模式”的束縛,去探索各種結論或未確定條件的各種可能性,這樣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一題多解、一題巧解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教師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或用多種方法解題,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關鍵。好的解題方法不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還能促進學生融會貫通,在“求技巧——興趣——再求技巧”的良性循環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做到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的辯證統一
數學的創造往往開始于不嚴謹的發散思維,再對它進行嚴謹的邏輯分析,即收斂思維。發散思維富有創造性,能提供大量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但是,單靠發散思維還不能完成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因此,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兩者要相輔相成、辯證統一,才能完成創造性的思維活動。
五、教育激勵是培養學生大膽創新的良好方法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僅僅在于傳授本領,還在于激勵、呼喚、鼓勵?!苯處煵粦詡魇谥R為目的,而應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形成獨立的見解為目的。
教育激勵常常有如下幾種方式:①榜樣激勵。要以學生的創新事例為榜樣;②前景激勵。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進取、大膽創新,開拓前進的道路;③參與激勵。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④表現激勵。勇于表現自我是青少年的特點,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這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愛好與技能會產生無形的推動力;⑤競爭激勵。有競爭才有發展,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地推動數學創新活動的開展;⑥成功激勵。教師要鼓勵成功者不斷進取,不斷地發揮其創造性;⑦表揚激勵。及時、充分地肯定學生的閃光點,熱情地表揚學生的聰明智慧,是激勵學生大膽創新的好方法。
總之,獨立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生發揮聰明才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過程。教師要指導和鼓勵學生伸展智慧的觸角,去觀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創新,做開拓創新型人才。
(作者單位:江西省安??h竹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