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上旅途的人渴望在旅行的過程中找到另外一個自己,探索內心更深處的靈魂世界。在這個“逃離”的過程當中,不妨有所目的,選擇主題鮮明的酒店住下,因為,無論現實如何,我們都期待在旅途中,邂逅另一個自我。
滿載一船星輝
1918年的2月19日,古剎萬明寺的遺址迎來了它的第二個春天,北京東方飯店正式在此開業。時光荏苒、歲月變遷,這座百年歷史的民國老店如今承擔起它自身的歷史責任,成為中國首家民國文化主題的現代酒店。
儒雅、矜持、感情奔放且理智是民國留給我們的感覺,酒店大堂中懸掛的油畫日夜不歇地向來往旅人講述著那段詩一般的輝煌過往:白崇禧在這里向全世界發布了北伐勝利的消息;北大校長蔡元培在這里宴請了蘇聯代表團;魯迅先生創作了著名的《紀念劉和珍君》等文章;傅抱石、關山月在此閉關3個月瀝血完成人民大會堂迎賓廳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涵蓋了知識分子、政客、畫家等上百位民國時期的名人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當下,東方飯店老樓的客房已全部改為主題名人間,包括魯迅、郭沫若、胡適、張學良、白崇禧在內的套房共有29間,每一間客房的布置都盡可能地維持原貌,甚至其中的許多裝飾品都是當時某位名人留下的珍貴文物。
魯迅先生的房間可為一例。房間里濃郁的民國風情不僅表現在硬件方面,例如清末傳統的古典木質家具與近代西方的沙發衣柜等彰顯儒雅風范的風格相結合,盡顯出民國時期上流社會的雍容高貴與洋氣十足。客廳的墻上懸掛的是魯迅先生的墨寶仿制品,除了添加了幾本魯迅文集以及一個精致的魯迅先生雕像以外,書桌上的擺設也基本維持了魯迅先生入住時的原貌。值得一提的是,桌上的臺燈可算得上“文物”級別的擺設,它是魯迅先生當年用過的物品。不僅是魯迅住過的房間如此,蔡元培的房間里有老先生坐太師椅時墊腳用的榻,錢玄同的房間里有仿舊的英文打字機,班禪曾下榻的房間里裝飾有西藏唐卡… 所有的VIP套房內全部采用了民國時期的真品裝飾,從字畫、瓷器到茶具,甚至連衛生間中的部分潔具也全部是真品。
睡眠中孕育出健康基因
這家坐落在二環邊的酒店僅從外觀上看,與其他無星級酒店似乎差別不大,莊嚴氣派、典雅堂皇,但對于熟悉它的人來說,這里卻是最特別的。作為京城里首家“健康主題”酒店,這里并不像醫院那樣提供治病藥方,而是通過為過敏癥的客人挑選通風效果好的房間,為頭頸不適或失眠的客人挑選適宜的護頸枕,為胃腸不好的客人搭配利于消化的菜品,為氣血不足的客人提供固本復元湯等等細至入微的健康服務來“供應健康”。
到底是怎么樣的“健康法兒”?某位在外企工作的人力資源總監深有體會,當她踏入整潔的客房拉開抽屜時,驚訝地發現酒店為客人準備了一份包含了多款植物香薰睡枕的枕頭菜單。除了睡枕,康源瑞廷的床墊也是特意選取了符合人體力學的國際品牌,每個彈簧都有獨立的布袋包裝。為什么有時外觀富麗的酒店反而會被重視細節的小客棧打敗?這勝的關鍵就在于誰更抓住了客人的舒適感,蓬松舒適讓厭倦了千篇一律的身體得到了最愉悅的釋放。
締造光與影的藝術
推開鑲嵌著鐵制門神圖案的木質大門,迎面而來是雕花的影壁,中國味道極濃的神秘感讓每個進入者都感到特別興奮和好奇。這家由四合院改造而成的主題酒店,用每一個細節道出主人和設計者的初衷:皮影戲。
皮影戲是用燈光照射到刮薄的牛羊皮上,通過人物剪影的活動來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民間戲劇藝術。什剎海皮影主題酒店保留了原有的四合院基本結構,只是將中間的空地改造成了表演場地,再利用光和影的關系,營造出極獨特的中式藝術風格。
比如早餐區與休息區用幾扇格子分隔開來,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傾灑進來時,穿過格子窗而映出的斑駁影子… 又再如二樓特別訂制的中國式雕花窗,流動的陽光透過玻璃而影映在客人的住宿空間內,生動形象地表達出皮影戲當中光與影的舞動感。
若是只在裝飾設計之中融入了皮影戲的元素,主題酒店未免叫得有些牽強。什剎海皮影主題酒店的設計只是一方面,另一極具特色的方面是這里的25間客房按照了中國傳統皮影戲的角色,分為生、旦、丑、凈四種房型。生是男性角色,對應的房型是1.5*2m的大床房;旦代表了女性角色,房型則配為標準間,其中一些房間附有炕椅,為房間增添些許北方特色;丑是戲劇中幽默的形象,于是設計者將丑的房型特別設計成炕房的形式,有別于其他;凈的戲劇形象性格豪爽,因此凈房是酒店中的高級套間,其中兩間能俯望大廳中的傳統戲臺之美,另外兩間則能眺望到北京的胡同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