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感悟式閱讀基礎是誦讀,著眼點是感悟。在誦讀感悟式閱讀中,學生在教師設置的情境下,通過初讀整體感知,在研讀中感悟,通過應用來獲得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其基本流程可以概括為:情境—初讀—研讀—實踐。下面就結合小學蘇教版二年級下《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實踐對誦讀感悟式教學做簡要分析。
一、設置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驅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因學生活潑好動而穩定性較差,教師就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興趣的方法較多,常見的通過媒體展示、解題、談話、設置疑問、講故事、游戲、唱歌、實物等,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要注意一點,即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要注重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而引入新課的學習,不然興趣激發就會成為一種單純的感官刺激,成為一種作秀。
在《一株紫丁香》的教學中,為激發學生探究文章的興趣,采用設疑和多媒體的方式進行導入,首先,教師先用幻燈片呈現紫丁香的圖片,然后問學生:“這是什么花?你喜歡它嗎?有一群小朋友小朋友非常喜歡它并準備將它送給他們敬愛的老師,故事到底怎么樣?那就要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來學習今天的課文《一株紫丁香》,學了課文你就知道這個故事了?!?/p>
這樣導入,一方面能通過問題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故事情境中,學生更容易進入自己的角色,對課文的閱讀也會更加感興趣。
二、初讀體會,整體感知
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而言,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掌握生字詞是一個重點,同時,在此基礎上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也是關鍵。因此,在初讀中,就需解決生字詞,做到識字學詞、讀通課文、了解文本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在方式上教師要靈活,尤其是對生字詞的學習,要建立在學生對文章多讀的基礎上進行,切勿將生字詞和文章內容脫離開,同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合作精神。
在《一株紫丁香》的教學中,教師可先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全詩進行朗讀,對不會讀的字借助拼音自己拼讀;在檢查過程中,學生先自主認讀;再同桌交流,相互傾聽、正音,將重點放在“踮”字上;接著以開火車的方式檢查字詞認讀情況,去掉拼音后再讓學生認讀;在對生字詞的識記中,請學生分享識記的好辦法;最后教師借助順口溜(踮起腳尖,走進小院,放下書包,給樹除草。牽牽小手,唱唱兒歌,笑聲甜甜,不覺疲倦。)來檢查生字詞的識記效果。進入課文朗讀階段,先舉手朗讀課文,矯正字音,再自由朗讀,以問題“在讀的過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為引導通讀全文。
在整體感悟階段,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生字詞的學習來促進對課文的理解。對低段教學而言則重點放在生字詞的掌握上,高段則可將重點放到對課文的朗讀上。
三、合作研讀,誦讀感悟
該階段是整個教學的重點。新課標中指出要“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小學教材所選編的課文都是較為經典的語言精練而文采優美的文章,在閱讀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引導學生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去理解文章的內涵。合作研讀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間的合作精神,讓學生在合作中去深入朗讀文章,在交流中分享、感悟、體驗,從而獲得對文章內涵的理解。
在《一株紫丁香》的誦讀中,因二年級的學生歸納能力還較弱,因此,教學中以“節”的形式引導誦讀,在誦讀中以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如第一節設置問題“紫丁香是誰栽的?栽在哪兒?他們為什么要‘踮起腳尖兒’?”;第二節設置問題為“這些小朋友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在老師的窗前?”;第三到第五節設置問題為“紫丁香是怎樣和老師做伴的呢?”當然,在每個大問題下,教師還需以不同的小問題來進行引導。如對“踮起腳尖兒,走進濃綠的小院”的引導問題為“小朋友們是怎樣走進濃綠的小院的呀?”、“誰能做做點腳尖的動作?”、“他們為何要踮著腳尖呢?”來讓學生明白這樣是為了不打擾老師,突出孩子們的懂事。
在誦讀感悟式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要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而對文章進行誦讀中,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體會、感悟。但也需注意,問題的設置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只顧教師問而不給學生思考的空間,相反,教師提出問題后要讓學生在思考、交流后再引導回答。
四、應用實踐,拓展創新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會背幾篇文章,會寫幾個詞語那么簡單,而要讓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能在生活中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透過語言文字而去了解作者的情感,也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就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誦讀感悟式閱讀不僅要引導學生能讀懂課文,還倡導讓學生在理解文本內涵的基礎上進行應用拓展。
在《一株紫丁香》的教學中,為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紫丁香所具有的內涵,以“說說我心目中的紫丁香”為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訓練,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口語表達,感受紫丁香的美;以“我喜歡我選擇”來引導學生對文章相應段落進行背誦;以“贊美老師”來引導學生給老師寫祝福的話語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做到讀寫結合。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以誦讀感悟式進行教學,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也大有裨益,教學中廣大一線教師還需不斷研究、豐富,以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施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