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農村留守兒童和城鄉獨生子女的增多,一部分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了心理障礙。因此,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重要。作為化學學科,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發揮作用?筆者,從巧用化學實驗, 挖掘教材人文思想內容,組建化學興趣小組三方面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了探討。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化學教學;化學實驗;人文思想;興趣小組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大批農民工涌向城市,農村留守兒童的增多,城鄉獨生子女的增多,使學校教育面臨一些新的難題,部分學生厭學行為日益嚴重,對學習缺乏興趣,內在驅動力不強,甚至出現了嚴重的心理障礙。因此,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迫在眉睫。然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靠心理健康課來完成,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種方式中更為可行和常用的。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化學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何在化學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略談幾點和大家商榷。
一、巧用化學實驗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化學實驗不僅能為學生提供感性認識,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情感,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獨生子女在家中無玩伴再加上父母的溺愛,不習慣與同年齡或相仿的朋友相處。這些孩子容易表現出孤獨、膽怯的行為。學習上遇到困難不愿意與同學和老師交流。化學實驗則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方法,由教師的演示實驗逐步向學生實驗轉變,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進行實驗探究活動,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相互交流與合作,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消除了他們內心的孤獨感和膽怯行為。我在教學中遇到過這樣一位女生,她性格內向,平時少言寡語,課堂上從不舉手發言,我有時問她問題,她站起后總是滿臉通紅,不作一聲,化學成績很不理想。怎樣才能使她消除心理障礙,提高化學成績呢?我決定通過化學實驗來改變她。一次課外活動,我在室外水龍頭邊刷儀器時看到了她,我有意叫她:你有空嗎?幫我刷儀器好嗎?她很高興,跑過來幫我刷儀器。在刷洗的過程中,我告訴她刷儀器的方法,使用儀器的注意事項,并且鼓勵她以后在生活和學習中要學會勇敢、大方等等。她聽得很認真,并且開始和我交流,詢問我學習化學的方法。后來一次上化學課做演示實驗時,我請她到上面演示,她操作的很規范,現象很明顯,并且得到正確的結論。我不失時機地表揚了她,說她實驗操作能力很強,將來可以向這方面發展。班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她很高興,后來我發現她看化學書多了,上課也能集中精力聽課了,她對化學感興趣了,成績提高很快。以前分組實驗,她很少動手,總是站在旁邊看人家操作。一次,同組的一個同學實驗操作錯了,沒有得到預想的結果。她接下來做了這個實驗,得到了正確的實驗現象,并且指出了上一個同學實驗失敗的原因,她的行為得到了同學們的贊賞。后來她不但化學成績上去了,其它科的成績也都提高了,她成為班里一名成績優異、活潑開朗的女孩。
二、挖掘教材人文思想內容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新課程標準要求化學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因此中學化學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人文思想教育內容,充分挖掘這些內容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獨生子女,他們意志不夠堅強,缺乏吃苦耐勞精神,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科學家的事跡激發他們奮發圖強的精神。例如:化工專家侯德榜,為了打破帝國主義對我國制堿技術的封鎖,經過艱苦的努力,研制成功“侯氏制減法”,為國爭光,為世界制堿工業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使學生知道,這些都是他不怕吃苦,頑強拼搏的結果。
對于農村一些留守少年,他們長期和父母分離,得不到父母的關愛,遇到問題無法得到幫助解決,情緒無法得到排解,常常導致情感脆弱,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焦慮自閉等畸形心理。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化學熱點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把他們從自我封閉中解救出來。利用化學教材中有關知識,組織學生將教材中的一些內容改成小品,讓他們自編自演,也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很好的方法。他們在活動中學會交流與合作,獲得幫助和友誼,懂得團結與支持,他們在活動中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三、組建化學興趣小組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開展化學興趣小組活動,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探索自然和了解自然的興趣,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由于留守兒童和獨生子女家庭成員少,家庭環境簡單,不能給孩子提供復雜多變的生活環境,孩子不會處理微妙的人際關系。化學興趣小組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興趣實驗活動、調查訪談活動,使學生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的發展,將化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生產實際相結合,自覺地融入到社會當中去。例如,組織興趣小組調查學校周圍環境污染問題,他們親自到小河邊,田野里采集樣品,回到學校進行化學實驗分析,做出實驗報告,提出解決問題方案,幫助工人和農民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他們在活動中通過與工人和農民的接觸,了解社會和生活,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他們在活動中相互幫助與合作,使他們的人生不再孤單,生活不再乏味。
可見,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往往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能改變學生。作為一名化學教師,如果把心理健康教育切實落實到教學中,學生將會健康成長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聶金菊.農村初中生厭學行為調查[J].中國教育.2005,(2):29-32
[2]林中文.以教育教學為載體培養學生健康心理[J].新課程研究.2006,(6):28
[3]馬新書.重點高中新生的消極心理及指導[J].班主任之友.2006,(9):36-37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