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杜郎口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更符合現代化教育的教學模式。本文從課堂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轉變教師角色,還課堂于學生等三個方面對杜郎口教學模式下的初中數學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杜郎口;教學模式;初中數學
杜朗口教學模式是強調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參與學習,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則用極少的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點撥式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所提出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那么,我們怎樣利用好杜朗口教學模式,展開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呢?
下面筆者根據多年初中數學教學的實踐經驗結合杜朗口教學模式的特點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初中數學的教學進行探討:
一、還課堂于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而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強調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這必然要求教師不能作為數學教學活動的專制者,而要和學生共同、平等地參與各項數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調整教學進程、創新教學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的樂趣,使學生能自己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形成獨立的數學理解力和感悟力。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參與到整個課堂教學中來,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例如,筆者在教授《平行線的性質》這節課的時候,在上課伊始,我首先引入實驗,以教室的窗格為例,我們知道窗戶的橫格是平行的,我讓同學們分別用三角尺進行測量,發現同位角相等。初步得出“平行線的同位角相等”這個結論,但是這個結論是否具有一般性呢?
接下來,我引導同學們自己動手畫圖,通過畫圖探究來驗證前面得出的結論是否具有一般性。畫出任意兩條平行線(a // b),再畫一條截線c與這兩條平行線相交,如圖1,標出8個角。
探究一:分別指出圖中的同位角,測量同位角的度數,并分析同位角的度數是否相同。將這些問題的答案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
探究二: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紛紛拿出尺子動手測量同位角的度數,記錄測量結果,根據記錄的結果發表自己觀點,課堂學習氛圍異?;钴S。
這樣的數學課堂,既鍛煉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也進一步擴展了同學們的想象空間,真正做到了把課堂賦予學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素質
合作學習就是集大家的智慧,共同努力,溝通交流來達到解決問題的一種互助性學習。在小組的分配與組合時,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認真分析各個學生的特點,盡量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不同學習成績、不同性別、不同能力、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編排到一起,這樣不同的學生都能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形成組內優勢互補,合作小組間達到公平競爭,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小組內,要明確各自的分工,每個成員都有任務,不搞個人主義,不搞一言堂,合作學習小組不是一個人的舞臺,大家在小組內平等交流,各自發揮聰明才智,這樣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授學生幾何知識的時候,同學們根據以前學過的知識,已經知道了一個多邊形減少一條邊,內角和就會相應的減少180°。由此聯想到,如果把一個多邊形剪去一個角,那么這個多邊形的內角和會有什么變化呢?在這個問題的討論中,許多同學很自然的會由圖1得出結論:剪去一個角,邊數相應減少了1,因此內角和也會減少180°,但是結論是否正確呢?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適當點撥,引導學生想辦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我看到有的學生拿出剪刀,在紙上畫出六邊形進行剪拼,大家共同動手,小組合作反復操作、比較,發現有三種裁剪方法,然后由幾位同學分別在實物演示平臺演示所示的三種情況,結論學生就容易得到了。同學們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幾何中角與邊的關系了。
三、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往往一個問題具有唯一的答案,這樣就限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揮。而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就有效的避免了這個弊端,開放性問題指的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多樣性,思考問題的方法多樣性,問題得出結論的發散性。由于這種開放性問題解決方法不唯一、結論也不唯一,這樣就能讓學生充分的擺脫課本的束縛和對課本的依賴,調動自己的思維,動腦、動手,獨立解決問題,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例如,探討兩個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時候,我就進行了開放式的問題探討,問題的設計是這樣的。
1.小蘭畫一個三角形與小紅畫的三角形全等,需要最少確定幾個條件呢?我讓同學們就這個問題進行開放式探討,最終歸納得出學生們探討的結果:①一個條件:一個角相等或者一條邊相等都可以。②兩個條件:兩角相等或者兩條邊相等;一個角和一條邊相等。③三個條件:三個角都相等,三邊都相等;兩個角和一條邊相等;兩條邊和一角相等。
2.然后按照大家以上探討的結果,只給一個條件畫三角形,只給兩個條件,讓大家比較一下畫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嗎?
3.最后給出三個條件畫出的三角形又是否全等呢?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讓學生合作交流,積極探究,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基本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明華. 杜郎口模式與構建和諧課堂[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6)
[2]聞待. 杜郎口“高效課堂”的效率性特征[J]. 上海教育科研2009(9)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金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