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課程改革給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又要講求實效,提高效率,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這就給身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目標:一定要在課堂的四十分鐘里增效益,提質量!
一、反觀教育現狀
經過幾年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活動,新的教學理念已為廣大教師接受與認同,教師的教學觀念和行為已經有了一定的改進,但是我們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效率并不盡如人意。一些教師的教學目標之所以達成度低,教學效率低,原因就在于學生有效參與的缺失,沒能按照課時要求實施教學,學生缺少獨立學習的時間和充分表現的機會,思維沒有真正激活起來。教師在課堂上該講的不敢講,造成教學重點不突出、難點未突破,總結不及時,學生理解不充分,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理解“高效教學”
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高效的呢?我認為我們的教學行為中應該滲透這樣的理念:
高效的教學是準確、科學的。高效的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高效的教學是充滿人文關懷的。高效的教學是需要精心預設的。教學預設是教師課前對課堂教學的規劃、安排。合理的預設包括目標的確立、學情的分析、教學策略和方法的制定等等。有了教師精心的預設,課堂上才能有精彩的生成,才能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三、向四十分鐘要效益
(一)激發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能主動克服各種困難、全力以赴地實現自己的學習愿望。如何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知識本身的魅力會對學生產生持久的影響。教師可以在平常的教學中把對數學美的感受、捕捉和創造能力,帶進課堂、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數學的美不僅在形式(如對稱、簡潔、協調等),更美在內涵(數學文化)。如講授《圓的認識》時,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正三角形、正四邊形、正五邊形等圖形發現:隨著邊數增多,正n邊形就越接近圓。這里不僅滲透了數學極限思想,而且溝通了圓與其他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更使學生體驗到了圓的內在美,感受到數學文化的魅力。
(二)優化教學過程,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愉悅的學習過程能讓學生從始至終把精神集中在課堂知識的學習和應用上,這才是高效教學的本質?!洞缶V》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引導學生“完整敘述思考過程”并通過訓練,達到“培養學生能夠有條理地、有根據地進行思考”的能力。比如,在介紹《三角形的認識》中三角形的特性——穩定性時,教師如果只是讓學生閱讀書上相關文字或者自己做簡單介紹,學生往往只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實際理解是不到位的。在教學中,我準備了用三根木條訂成的三角形框架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木條框架,請學生來拉一拉。三角形很“牢固”,拉不動,而平行四邊形,一拉就變形,不需要過多地解釋,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自然地就認識了什么是三角形的穩定性。很多時候,我們通過直觀操作,就能反映出事物抽象性的特征,實現由想象到本質的提升。教學時,應該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自己去發現新問題,探索新知識。
(三)形成教學模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
根據教材的不同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總結、研究出各種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既可減少教學中信息的浪費,節省教學時間,減輕學生負擔,又保證了雙基訓練的時間。
例如:采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結構。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如果只聽教師講解, 只能記住所聽內容的15%,學生先學,教師再講,則學生可記得研究內容的65%。“先學后教”是以學生自學為主,以讀書為主的教學方法?!跋葘W”階段教師提出先學的具體要求,讓學生帶著任務帶著問題看書,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去嘗試解決問題;“后教”的教是經過處理后的教材的重點、難點及學生在自學嘗試過程中產生的疑點。這樣運用了“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都得到了落實,為素質教育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載體。
又如,在教學六年級《解決問題的策略》中的“替換”這一內容時,根據教學例題:“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個小杯和1個大杯,正好都倒滿。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事先安排觀察、審題的時間,使學生抓住問題的突破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再引導學生經歷了感性理解(一個大杯的容量等于三個小杯的容量)——實際操作(通過課件演示具體感知)——交流歸納(把兩個較復雜的量轉化成比較簡單的同一種量來解決問題)——理論提升(感受“替換”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的過程,整個教學模式循序漸進、順其自然,學生學得積極主動、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教師應以課堂為主陣地,在反思自己的教學課堂、明確“高效教學”內涵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學習的條件、情境和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精心預設教學過程,營造有效思維和積極體驗的時間和空間;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優化教學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數學課堂“四十分鐘的效益”!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石井院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