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答非所問,或者回答不完整,表達不具體,語無倫次,條理層次不清楚等現象。一個簡單的問題,往往需要經過幾名學生來回答、補充才能正確。這樣就會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影響課堂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同時又要求:“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課堂教學中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對話就是訓練、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指導學生回答好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課時效益。
首先,指導學生在聽清問題的基礎上,從課文中找出答案,仔細閱讀理解,再回答問題。對于口語交際能力偏低的學生,教師設計的課堂提問要簡潔、清楚、易答。例如,在教學《頤和園》一課時,有這樣一個問題:頤和園的長廊是什么樣兒的?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的第二小節,我們應先指導學生仔細閱讀第二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抓住“長、美、齊”這三個特點來寫長廊是什么樣兒的。寫“長”的語句有“一眼望過去,好像沒有盡頭。”“它有700多米長,分成一間一間的,一共有273間。”寫“美”的語句有“每一間都有紅漆柱子,綠色欄桿,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一幅五彩的畫,上面畫著人物、花草,有的畫著風景。”寫“齊”的語句有“273間,間間不同。”理解以上三點,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在熟讀理解的基礎上再來回答這個問題,學生就感覺容易多了,都能抓住長廊的三個特點將有關語句說出來。即使口語交際能力不強的學生,只要多讀幾遍課文,也都能回答得既完整,又準確,也克服了回答問題照書讀的壞習慣。
其次,指導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閱讀課文有關內容,在歸納、總結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我們課堂教學中設計的問題,有許多并不是能夠直接從課文中找出答案來回答的,需要經過組織、加工后才能表達清楚。如在教學《小音樂家揚科》時,我設計的問題是:從哪些地方可見揚科喜歡聽自然界的音樂?開始,學生的回答總是零碎的、雜亂的,我就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找出文中有關語句,哪些是具體寫的?哪些是概括寫的?再讓學生把找出來的語句進行調整、歸納,最后讓學生按照先總述后分述再總述的結構來回答。總寫的語句是:“揚科很愛音樂,無論走到哪里,他總能聽到樂聲。”分寫的是:“揚科走到(樹林里、田野上、果園里、小河邊……),聽到……”最后總結的語句是:“凡是鄉村里能聽得到的一切響聲,他都注意聽著,他覺得都是音樂。”學生按照“總——分——總”的敘述結構,組織好文中的語句,回答時不僅內容完整,而且條理也很清楚。另外,為使表達的語句通順、語意連貫,還應指導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注意正確使用一些關聯詞語,如回答“為什么”一般都要用上“因為……所以……”。
再次,指導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在自己原有知識、生活體驗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來回答問題。在教完一篇課文后,我們往往會設計這類問題來深化中心,達到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效果。如在教學完《群鳥學藝》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貓頭鷹、老鷹、烏鴉和麻雀以后再到小燕子家里去做客,看到小燕子那漂亮、結實、暖和的窩時,它們會怎樣想?我讓學生先思考,然后分小組討論,學生個個爭著發言,他們紛紛假設自己是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小明說:“假如我是貓頭鷹,我會這樣想:啊!原來鳳凰教小燕子搭的窩竟是這么漂亮,可我卻看不起它,不愿跟它學本領,這是多么不應該啊!不行,我得馬上去向鳳凰道歉,重新跟它學本領。”小軍說:“假如我是老鷹,我會這樣想:呀!我真不該自以為是,學了點皮毛就以為全學會了,太不虛心了,慚愧啊!慚愧!”小紅說:“假如我是烏鴉,我會這樣想:我得意得太早了,看人家小燕子搭的窩,那才叫好呢!真是太難為情了,趕快再去學吧!”小芳說:“假如我是麻雀,我會這樣想:我驕傲自滿,太沒耐心了,如果我再虛心一點,搭的窩就可以和小燕子的比美了,可是……唉!我真應該好好向小燕子學習呀!”從發言中可以看得出來,學生不僅理解了課文內容,受到了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培養。
最后,指導學生善于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質疑能力是學生具備創新素養的表現,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在語文學習中,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質疑,同學間相互交流,既可訓練他們的盡情表達,更能培養他們的創新素養。如在教學《鞋匠的兒子》時,我先啟發學生找出文中參議員態度發生變化的詞語,讓學生反復品味,學生自然會產生“參議員的態度為什么會產生如此變化”的質疑;再如教學《錢學森》時,當學到錢學森的語言時,我讓學生將學的情況在小組交流,在理解的過程中質疑。這不僅將提問的主動權放給學生,更讓他們在相互的交流中訓練了他們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以上幾點做法,既可以在一段時間里對整個班級的學生有計劃、有層次地進行訓練指導;也可以在一堂課中,根據班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差異,因人設問。總之,注重指導學生回答問題,能夠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課時效益。
(作者單位:江蘇省金湖縣塔集鎮夾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