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加強生物課堂學生的活動,進行有效教學?
一、有效的課堂學生活動
世界著名的教育專家布魯姆教育理論認為 “教學質量受以下因素的制約:一是提示,指為學生呈現的清晰度;二是參與,指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程度;三是反饋——矯正。”有效的課堂學生活動是一節課成敗的關鍵,教師的最主要的作用應該體現在對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有效活動的激發和鼓勵上。杜絕課堂活動無效、低效, 活動片面化、形式化、低幼化、自由化及單一化。努力追求課堂活動層次性、參與性、指導性、升華性和主體性,使課堂活動有效。
教師要改變課堂教學的結構,改變以往傳統的“注入式、填鴨式”教學方法為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揮自己的思維,參與教學活動,在積極主動的教學活動中達到釋疑、解惑的目的。這才是中學課堂教學的關鍵和精髓所在。
二、課堂活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愛因斯坦曾說過:“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學質量的提高,依靠的是教師的指導,教師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激發。作為一名教師,不僅僅要具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和水平,還要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理論知識;要具有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要善于去研究和發現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方法和水平;要在平時注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合作,使得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
作為一名教師,承載著“傳道、授業、解惑”的使命。要想提高學生的素質,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需要采取具有新鮮活力的、互動式的教學方法,把學習的時間歸還給學生,讓所有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掌握知識、技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我們知道學習游泳,只有讓學習游泳的人親自到水里去體驗,才能真正掌握游泳的技巧,而不是依靠理論知識的傳授!其實:“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三、如何提高課堂學生的活動的效果
如何激發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變囫圇吞棗式的教學為自主研討、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發揮學生主人翁的地位和作用,強化教學的效果呢?
首先精心準備教學設計。教師在準備教學設計時,要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并結合學校現有的條件,進行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制定教學三維目標、確定教學重難點及突破方案、進行教具準備、預設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對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行為,設計意圖進行準備。通過教學設計精心準備的學生活動等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使所有學生在活動中有所收獲。例如,本人蘇教版必修三《生態系統和生物圈》一節的教學設計中,在導入新課這一環節,教師通過媒體展示淮安當天天氣預報信息,學生觀察所給圖片中天氣情況與哪些因素有關,意圖通過觀察,發現生態因素與生物生活息息相關,引入生態因子的概念。在生態系統的成分這一環節,教師通過森林生態系統視頻播放,學生觀看視頻,討論所給的思考題。1.森林生態系統中有大量的綠色植物,它們的存在有什么作用2.這個視頻中涉及到了哪些種間關系?3.影響四季變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水、二氧化碳、光照等有何作用?意圖通過細心觀察、合作探討、發現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成分與非生物成分,及生物之間復雜的關系。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在生物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少講、精講、不該講的堅決不講。合理地使用生物模型、錄像、投影等教學手段,再現或展示生命現象及其生命活動的規律。例如對于生物膜結構的教學,學生可以通過書本所給的探究過程,自我構建生物膜的物理模型,和經典的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進行對比,不僅可以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傳授生物學知識,還在活動中培養學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在生物的捕食關系的教學中,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生物的食與被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導學生分析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的信息類型及數量變動的關系,嘗試構建兩者的數學模型,畫出曲線圖。對DNA雙螺旋結構的教學中,可以投影科學家是怎么樣一步步構建模型的,打破時空的限制,增加課堂信息容量。在生物課堂上,如果學生能夠講的、做到堅決由學生自己講、做,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例如糖的組成元素,分類,作用等,可以讓學生到講臺,展示他們的才華。在課堂上,要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參與積極,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機會展示自己智慧的時間和空間。
再次,建立互助合作小組。個人的活動應貫穿于整個課堂活動中,通過分組合作和交流、表達,能使學生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思維,并在與他人的交流、表達中得到進一步的升華。例如,在對生態系統各成分的作用教學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成分由幾個學生分別扮演,各自闡述自己在生態系統中的的重要作用,其他同學觀看并思考老師提出的活動題“構建生態系統中各成分的模式圖”。讓學生通過這次活動,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得到一定提高與升華,從單單的成分升華到四者的作用和相互關系。
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是學生精神狀態的反應,是學生心理活動的表現。只有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使得有效課堂教學的觀念深入到每一節教學的課堂中,那么我們的教學質量的提升一定是順理成章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