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既是學校的德育工作者,又是班級的管理者,更是班級教師集體的核心。實踐證明,即使班級總體狀況基本相同,各個班級的班風和學風也可能截然不同,甚至走向好壞兩個極端。這種情況的形成,固然有學生自身的原因,更與班主任直接關聯。不同的班主任由于在能力、經驗、態度、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差距,從而對班集體產生不同的影響,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更是對班風、學風的形成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作為班主任如果只有埋頭苦干的精神,或滿足于忙忙碌碌的低層次勞動,而不去探索教育藝術、提高修養,是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教育發展的需要的。那么,班主任應該采用什么樣的工作方法呢?
一、放下架子,學會傾聽
作為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須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呼聲,了解學生的疾苦,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做什么,有什么高興的事,有什么憂愁的事,他們學習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有什么困惑,是方法的問題,還是心理的問題,是習慣問題還是基礎問題。對這些問題有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就可以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所以在了解學生的時候,就要放下架子,做到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增加自己的親和力。學會傾聽,就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們就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懷,他們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訴老師,求得老師的關懷和尊重,求得老師的寬容和理解,求得老師的幫助和解釋。這個時候所進行的交流,就是心與心的交流,就是靈魂和靈魂的激蕩。所以,傾聽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前提。
二、包容學生,欣賞學生
在學會傾聽的基礎上,欣賞學生。不僅包含了對學生的理解和寬容,更重要的是懂得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僅欣賞優秀學生的優秀品質,而且,要學會欣賞學生的缺點和失誤。有這樣的說法:“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我可以套用這一句名言,“人沒有不良品質,只有用錯了地方的性格。” 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對優秀學生欣賞,幾乎每個老師都能做到,但是對后進生的欣賞,就沒有多少人能認同了。作為一個班主任,要對所有學生實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須對后進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其實,后進生毛病多多,在他們身上幾乎找不到可以欣賞的東西。但是如果不能從內心深處,尊重學生,欣賞學生,就不能喚起學生對美好人性的熱愛,就不能喚起學生對老師教育的認同。所以教師就要在傾聽的基礎上,欣賞學生,贊美學生。我在具體的工作中,注意贊美學生,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我班學生李華,紀律自由散漫,學習上不思進取,學習成績差,有不良習慣,對自己沒有信心。在多次的交談中,我了解到他曾在初中時,參加演講比賽,得到過一等獎;了解到他曾經參加過青少年夏令營,獲得過有關領導的接見。我利用班會的時間,讓他在班級里演講,獲得了成功。幾個同學的發言熱情洋溢,贊美他演講的風度,贊美他演講的語言,贊美他能言善辯,視野開闊。在老師和學生的贊美中,他找回了自信,找回了做人的尊嚴。
三、學會贊美,尊重學生
贊美是欣賞的結果,是欣賞學生的自然流露,是對傾聽和欣賞的鞏固。他和表揚不同。他不是當著學生的面表揚,而是在學生背后的贊美。他是融洽人際關系的法寶。實踐和試驗表明,兩個互相仇視的人,如果在背后聽到敵人在贊美自己,馬上就會煙消云散了,所有的恩恩怨怨在眨眼之間就歸于烏有了。老師的傾聽是不是假的,老師的欣賞是不是做作出來的,只有當學生聽別的同學說出來的時候,才會從內心深處認同,才會對老師的教育感激,對老師的教育感恩,才會肯定老師的誠意,才會不自覺地在老師的期望方向上,邁出步子。作為班主任,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資源,靈活運用教育手段,在學生面前不吝惜地贊美他的行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對他的關注,叫他知道你對他的關懷,是發自內心的對人的尊重。例如:我班有個學生張強,無心學習,好上網,好玩游戲。我仔細分析了他的問題后,認為他個人品質不錯,在一次班干部會議上,我有意識地對該學生進行評價:“某某同學,盡管好泡網吧玩游戲,成績不理想,但是他有許多好品質,并不是一無是處。他見義勇為,有正義感,喜歡幫助別人,辦事情雷厲風行,敢于承擔責任,人際關系好,有號召力。如果能端正學習態度,把上網的激情放在學習上,用功讀書,就沒有什么可以指責的了。”當有學生干部把我說的話說給他聽之后,他想不到,一個同學瞧不起的學困生,老師會有如此評價。從此以后,他一改從前的態度,發奮讀書,成為了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班主任的知識越多、越廣泛、越精深,越容易博得學生的愛戴和尊重,在學生中的威信越高。做班主任并不難,難就難在做一名讓學生愛戴的稱職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只有注重實踐,努力探索和研究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學生,才能把班級建設成為團結進取,奮發有為的良好集體。
(作者單位:廣東省龍川縣田心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