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當今電化教育的領先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文化學科教學,筆者通過幾年體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深深體會到多媒體對體育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益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中學體育教學如何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它的效果又將是如何呢?
【關鍵詞】多媒體;體育教學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當今電化教育的領先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學科教學,它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益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中學體育教學如何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它的效果又將是如何呢?筆者通過幾年體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深深體會到多媒體對體育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就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談談我的一些看法和實踐。
一、摒棄傳統體育觀念的影響,積極實施多媒體技術教學
我們學校所有班級都已配備了多媒體技術教學設備,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往往比教師的示范講解更直觀、更生動、更易被學生接受。多媒體技術教學,不是文化學科教學的專利,體育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易學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主動從事身體練習。例如,跨越式跳高的教學,以前教學實踐活動中,為了更好地提高跨越式跳高教學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通常采用的較為實際的教學方式是圖示教學和教師示范,教師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將完整的跨越式跳高技術動作,在紙上畫出每一個分解的動作,上課時把它訂在小黑板上,然后對照圖分析、講解。因為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所有分解動作的畫像都是由“單線條”構成,極其抽象,不易看懂。授課時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口舌逐次講解、反復示范。真是教師辛苦,學生痛苦,其課時量之大,掌握的效果之差,完全不能適應新課程的教學,很難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但如果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只要將學生集中組織起來,統一帶入多媒體教室,利用編輯制作的音像資料,通過寬大的影視屏幕,鮮明的色彩對比,借助先進的播放設備,就可以輕易地把那些高難度、抽象化的技術動作過程,非常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豐富絢麗的畫面及其播放效果也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畫面也可以停留在某一個技術環節動作上,也可以對于較為復雜和難度較大的動作用慢速播放或循環播放的形式,這樣就使得學生在最初就能形成一個較為系統的技術動作概念。多媒體教學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體育教師對于體育教學不能依然停留在一味的身體練習和單調的課堂理論課上,而不重視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或對多媒體技術知之甚少。
二、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化繁為簡、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在體育運動中,有許多項目是“非常態”的行為動作,經過組合、規范、連貫后才最后實施。有些結構復雜、技術性強的動作還必須在瞬間完成。如跳高動作中的過桿動作、投擲標槍時的“交叉步”、跳遠動作中踏板和騰空的結合等等動作,都是平時生活中從來沒有過的形態動作。這就給教和學雙方都帶來很大難度。教師雖然不遺余力地反復講解、多次示范,但學生仍然對動作的變化、銜接、完成的時機和過程看不清,得不到動作要領,難以掌握動作;且教師在示范時又不可能停留在一套完整動作的某一“分解動作段”上,但是,利用多媒體,通過大型屏幕完全可以做到,多媒體可以把科學、規范的技術動作利用慢鏡頭、定格的方式,逐漸展現在學生的眼前,教師可以逐次講解各個分解動作,抓住重點,進行分析,學生可以邊看邊思考,對關鍵性技術要領增加理解深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用于實地訓練,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借助網絡,搜集、制作媒體資源,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由于研究人員對體育科目多媒體課件的開發重視不夠,致使在眾多多媒體教學課件日益豐富的今天,體育教學課件卻極為匱乏。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教學進度和需要,上網下載了一些技術動作的教學視頻、圖片、資料,然后找一個適時的時間,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感受自己的動作與標準動作之間的差距,明白自己動作的缺點,然后來到場地上進行練習,學生就能自動地改正自身動作的缺陷,從而很快學會正確的技術動作。另外,用一些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音畫內容,讓學生們在音樂中舒展身心,在“輕歌慢舞”中調節身心,放松肌肉和心理,為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做充分準備。
四、加大投入,創設更為先進的多媒體設備
目前我校多媒體技術設備還局限于教室內部,只能在室內課上加以利用。學校所擁有的大型電子屏豎在校門口只是起到一個宣傳廣告牌的作用,如果操場邊能有大型電子屏幕設備,并充分利用到體育室外課上,進行講解、演示,并現場操作訓練,我想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當然需要政府、學校的支持與投入,同時,對體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身教學水平也應不斷提高。
五、利用多媒體手段,展示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成果,反饋體育課堂教學成果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能較為熟練地完成的技術技術動作或運動項目可以用攝像機把學生的的動作攝制下來并制作成視頻文件,再組織學生觀看前階段自己的學習成果。要求學生找出自己身上的亮點和不足,并討論以后如何來完善自身的技術動作。這樣在不同的時期或不同的階段攝制并制作的視頻不斷的反饋給學生,能不斷地給學生提供學習的動力,并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如初一學生一開始要學習新的廣播體操,為了提高廣播操的質量,可以用攝像器材把學生的廣播操攝制下來,再組織學生進行觀看、點評及反思。為進一步提高廣播操的質量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體育課程標準》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萬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