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不少高中化學教師都面臨著“課時緊、任務重”的困惑。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廣大化學教師熱議和矚目的話題。很多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在探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道路上屢出奇招。其中不少有成效的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的同時能讓學生學有所獲。以下,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談談在化學課堂上巧妙導入“3S”情境,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所謂“3S”情境,就是以生活和生產中的一些化學知識的應用、一些化學原理的解釋等為課堂教學的背景素材設計成實驗進行有關物質的性質和化學反應原理的探究,將生活和生產化學知識以實驗探究的形式融合于化學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化學知識就在身邊,它是那么地親近和自然”,使學生徹底地打消了對化學學習的恐懼,建立學習化學的信心和興趣。以此為基礎,教師再加以適度地引導,給學生創設相關的實驗探究的條件并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點,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就可以指日可待了。
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以實驗探究為契機,加強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思維的重要舉措。
對于教材中出現的演示實驗、和探究實驗,應該成為化學課堂教學的主角。教師應留給學生足夠的實驗時間,鼓勵學生大膽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形成喜做實驗的良好習慣。對于那些污染性較大或操作的危險性較高或因實驗條件所限制而無法進行的實驗,可在學生了解實驗目的、理清實驗原理及熟知實驗操作的基礎之上讓學生觀看實驗錄像或相關的視頻,使其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對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所發現的異常現象可設計成探究性問題進行集體探討,以此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興趣和體味解決問題成功后的喜悅。
化學同時也是服務于生活和生產的有力工具,將化學理論知識和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是讓學生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必由之路。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多假設生活和生產情境。一則新聞,一條消息,一個考古發現等都可以引出化學話題,都可以讓學生從生活和生產的實際問題出發設計實驗探究從而引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必定會將實際的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
一、導入家庭實驗的情境,讓化學走進生活和生產
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和物品,設計成家庭小實驗,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了解這些物質的化學性質和用途。在此基礎之上,將學生從這些實驗中所得出的結論、體會和感受導入課堂教學的環節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將海帶焙燒后得到的海帶灰代替碘化鉀,白醋替代醋酸溶液,米湯或加熱后的淘米水替代淀粉溶液來檢驗加碘食鹽中的碘酸鉀。再如,以家用碘伏替代碘水,米湯替代淀粉溶液,用月季花的花瓣搗制出的汁液替代酸堿試劑來驗證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和酸性。在課堂上讓學生交流自己的做法和成果,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學習化學的激情被充分點燃,對實驗中所涉及到的化學知識和反應原理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了。又如,指導學生利用節假日的時間,在家首先用食堿和石灰進行“土法”制備燒堿溶液,然后再利用自制的燒堿溶液與廢棄的食用油在鍋內用小火熬制,并用筷子不斷攪拌充分乳化,充分反應之后,用紗布過濾并擠壓成型,以制取肥皂。學生在親手做過這些實驗后,對油脂皂化反應的原理及工業生產肥皂的主要流程定會熟記于心。
二、導入探究實驗的情境,讓學生用化學的視角理解生活和生產
生活和化工生產中的許多素材是進行化學教學的優良資源,讓學生用化學的視角去觀察和理解生活和生產,讓學生真正認識化學在改善人類的生活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例如,以生活中用量最多的合金——鋼鐵容易發生銹蝕的事實為切入口,指導學生收集生活和生產中有關鋼鐵腐蝕和防護的素材后進行相關的探究實驗設計。再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從而認識了鋼鐵銹蝕的電化學原理和金屬防護的重要意義。另外,生活中一些司空見慣的做法,如生爐子時,可向煤炭上加一點食鹽就能使爐火很快旺起來,以 NaCl為何能“助燃”為話題就能導入實驗的情境,引導讓學生探究其原因,從而引入催化劑的概念及用途,學生就會感覺到催化劑雖說神奇但卻并不神秘。通過導入實驗探究情境,引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被化學所吸引,參與到對生活和生產中一些現象和事實中所蘊含的化學反應原理的探究中去,從中所體會到的化學知識必定印象深刻,課堂效率也必然“水漲船高”。
即使在學習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知識時(如離子反應的概念、氧化還原和電化學理論、化學平衡理論等),更應借助于實驗幫助學生理解,或以身邊的事實為例來講解,而不是空洞地說教。
當然,在構建生活和生產的實驗情境時,應多從正面加強宣傳化學給人類帶來的“福音”, 讓學生認識到化學是人類改造自然的一種科學手段。切不可讓學生一聽到化學就馬上與假冒偽劣、中毒、污染、爆炸、毒品等聯系在一起,從而對化學本能地產生排斥感。
因此,將化學問題生活和生產化,創設實驗情境導入課堂,不僅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突破了學習的“瓶頸”,提高了學習效率又能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增強社會責任感,這真是一舉多得的措施。
總之,導入“3S”情境,化學課堂教學將會“鮮活”起來,生動活潑的化學課將會把更多的學生領入化學科學的殿堂,學生將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必然會有所提高。當然,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作為中學化學教師的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善于總結,就一定會找到適合于自己教學實際的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省口岸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