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對于不少職專學生來說是天書。這種境況形成的原因及解決的辦法是什么呢?根據職專學生的特點,教師應采用各種辦法,循序漸進,從學音標開始,繼而學單詞,而后學詞組,最后理解句子,開始初級閱讀,從而擺脫“看天書”的境況。
【關鍵詞】循序漸進;學音標;學單詞;學詞組;理解句子
英語對于不少職專學生來說是天書(即看不懂)。這種境況形成的原因大概有幾種:
1.英語是外來語,學生缺乏語言基礎和語言環境,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2.英語詞匯量大,學生每天都要背大量的詞匯,難免產生厭學心理。而這厭學的心理則導致學生放棄學習英語。
3.基于以上兩點,職專學生大都在初中時就放棄英語,嚴重缺乏英語基礎。
4.教師的教學方法與能力水平有限,也大大制約了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
如何讓職專學生逐漸擺脫“看天書”的這種境況呢?首先是教師要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尤其是口語水平。然后,教師要根據職專學生基礎不好、不愛學英語的特點,采用簡單、形象、生動、互動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當然還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們積極配合。這幾者相結合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要讓職專學生看得懂課文,不再對著“天書”發呆,我們應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讓學生最終快樂地告別“天書”。
第一步:學音標,拼讀單詞
音標是讀的啟蒙,當然應該是第一位。但我們身邊的不少學生學到高中,音標卻仍然讀不出來,語音基礎很差,嚴重影響了單詞的學習和記憶。
不懂音標、不懂發音規律,學生無法預習單詞,就容易養成讓老師來教,來帶讀的依賴心理,導致其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懂音標、不懂發音規律,學生無法通過朗讀來記憶單詞,記單詞的速度變慢,導致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抓住語音教學,讓學生具備獨立正確拼讀生詞的能力,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自然會提高一些。否則,讀都讀不來,又何談興趣呢?
有些人認為學生學音標是加重教師和學生的負擔,筆者倒認為教給學生音標,就是給他們指了一條更廣闊的路,讓他們以后都可以更容易地拼讀單詞。就像我們的漢語拼音一樣,學生學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掌握了發音的規則,教師就不必一直帶讀詞語。這樣不是加重負擔,而是大大減輕教師的負擔。同時學生也會因為自己會拼讀單詞而增加了一份繼續學習英語的信心。
學音標可借鑒學中文拼音,將音標與單詞結合學習,邊學音標,邊教單詞。小測時寫音標考單詞,反之用單詞考音標(正如中文拼音考試一樣),讓學生牢牢掌握住英語的音素,并通過這些音素來拼讀單詞。在教授音標的時候,可以放置一些口型圖片讓學生更好地模仿。分小組讓學生們進行朗讀音標比賽,看誰的語音更準確。同時要及時評價,及時表揚或鼓勵,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第二步:學單詞,要先看得懂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一部分學生會讀得來單詞,卻不知它是什么意思。原因在于他們只是機械化地跟讀或朗讀,其實是心不在焉的讀,這種不求甚解的學習方法自然不起任何作用。
記英文單詞,首先是要讓學生看得懂英文,而不是寫得來。但是如今許多教師在考單詞時老是喜歡聽寫或漢譯英。孰不知,這種方法大大限制了學生閱讀英文的能力,尤其是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讓這些學生來寫,他們根本寫不來,若是一直強迫,他們的逆反心理反而更強,從而導致完全放棄。倒不如簡單一些,讓他們學會認識英文單詞(即先看得懂),這樣相對容易一點,學生也會因為會看得懂一些英文單詞而增加學習英語的信心。所以,以后英語教師考單詞的時候,不妨改變一下測試的方法,如:聽寫一部分,漢譯英一部分,英譯漢一部分,這樣聽的、寫的、看的都有,測試全面了,各個層次的學生們也都照顧到了。
要想讓學生看得懂英語單詞,就要讓這個單詞在學生面前反復地呈現。所以教師們可以制作單詞卡片,每節課都進行認字競賽或測試。一節課十個單詞左右,下一節課時把上一節課的十個單詞再進行復習。如此反反復復、水滴石穿,學生總會記住這些單詞的。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單詞卡片,一面畫圖,一面寫上單詞(有些學生特別喜歡畫畫,完全可以讓她們發揮一下特長),并讓他們利用這些卡片來對其他組的成員進行測試。通過相互測試和對比,學生們互相評價,再通過這些評價來評定每個學生一學期認知單詞的分數。
第三步:學詞組,擴大詞匯量
學習單詞之后要讓學生學習組詞。詞是句的基礎,有字就有詞,有詞才有句。學詞組是擺脫看天書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英語中最難辨別的就是詞組,所以教師講解詞組后,要讓學生進行練習,課后再組詞、再鞏固。經過多次組詞練習并加以背誦,詞組記下來了,學生的詞匯量也豐富了。當然,詞組的記憶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去教授。如學到詞組get off 時,結合重慶地鐵1號線的英文報站為:Please prepare to get out.“這句話的意思是“請準備滾蛋”, 這樣報站太不禮貌,應該改為“Please prepare to get off”,“請準備下車”才妥當。把 get off 說成get out,使得“下車”變成“滾蛋”,學生們聽著笑話記詞組,自然印象深刻,詞組的辨別也就變得相對容易了。
詞組學完后要不斷地反復地進行鞏固和測試。測試的方法很簡單。拿出幾個相近的詞組,寫在紙條上,進行小組競賽,四人一小組,好差搭配,分必答和搶答。必答每人輪一次,稍微容易一點,搶答稍微難一點,這樣既可以照顧到差生,又可以讓程度好一點的學生有表現的機會。通過不斷地鞏固和積累,學生的詞匯量會慢慢地擴大。
第四步:理解句子,閱讀的開始
要理解語篇,必須先理解其中的句子。句子是組成篇章的重要元素,看懂每一句話表達的意思是看懂一篇文章的基礎。理解句子應遵循“循序漸進”的方法。首先從簡單句入手,讓學生學習最簡單的英語句子結構,然后再慢慢深入。了解簡單句的句型后,讓學生翻譯、模仿造句、做擴寫句子的練習等等。通過這些練習來了解更復雜的句子。在變化練習的過程中,學生訓練并掌握各類修飾詞的用法、從句的應用等等,從而進一步理解句子,進一步看的懂“天書”。如:
1.擴寫句子:
My sister has a pet.
My elder sister has a lovely pet.
My elder sister who works in a middle school has a lovely pet, which name is called Mimi.
通過擴寫句子,將結構簡單、內容貧乏、表達欠具體、描述欠生動的語句擴充得豐富、充實、形象、生動起來。
2.對比翻譯:
His father, who has a lot of money, wishes him to study abroad. (他父親很有錢,希望他出國學習。)若這句話用限制性定語從句來表達,His father who has a lot of money, wishes him to study abroad. 意思就變成:他那個很有錢的父親希望他出國學習。那么,他的父親就不止一個了。所以通過對比來告訴學生:當先行詞為表達獨一無二意義的普通名詞時,要用非限制性定語從句修飾。這樣,學生就知道什么時候該用上逗號了。通過這樣的對比翻譯練習,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更容易看得懂復雜的句子。
當然,要想真正理解文章,還需要更多的英語知識和技能,了解英漢習俗的不同,才能知道語言上的表達不同;學習更多的語法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學會根據上下文情景來猜測詞義,清除生詞障礙;多朗讀背誦句子,才能培養出英語語感等等。總之,讓學生從英語簡易讀物開始讀起,并把容易的東西融會貫通地加以運用,而后泛而讀之,讀而量之——在泛讀的基礎上不斷地閱讀大量的初級文章,有了量的變化,才會有質的飛躍;達到了一定的量,“語感”就產生了。慢慢地,閱讀的數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水到渠成,英語的閱讀水平就會得到提高。天書,也就從此擺脫。
(作者單位:福建省閩清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