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性教學活動的深入實施,是體現和貫徹新課改精髓的重要手段。本文作者結合實踐從三方面進行了簡要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性教學
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維之“花”在學校學科教學活動的普遍“綻放”。教學新理念和新思維的實踐者,順時而動,創新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變傳統的“師問生答”為現在的“暢所欲言”,變以往的學生“紋絲不動”為現在的“自由發揮”,整個教學活動模式由“師說生聽”的“單向性”變成“自主探索”的“雙向性”學習形式,學生在新課改中個性得到了張揚,學生得到真正有效的發展,教學氣氛異常活躍,數學課堂煥發出強大的生命活力。但由于教師在新理念理解上的缺陷,在教學中經常出現“依葫蘆畫瓢”的“形而上學”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看似“花樣繁多、熱鬧非凡”,但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事與愿違”,出現“事倍功半”的結果。筆者現圍繞課堂問題設計、探究活動設置以及教學重點環節等三方面進行簡要闡述。
一、善于綜合教學要素,使課堂問題設計更具明確性
教學實踐證明: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借助課堂教學平臺,實現知識、能力和素養等方面有效培養和樹立的雙邊互動活動。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三維性”活動要求,數學問題的設計需要教師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內容,在認真研究分析基礎之上,結合學生學習實際,而設計出的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的數學問題,將教材的設計意圖,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以及教師的教學理念等方面,借助數學問題載體進行展示,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有效性教學活動中,要始終樹立“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領會教材內涵,把準知識脈絡,充分結合小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規律和要求,設計出具有針對性和生動性的問題案例,使學生學習活動更具方向性和實效性。如在教學“認識單位”時,教師抓住教學目標要求,設計出“星期天小方用了15小時完成了作業,然后到商店買回白糖1克,在經過藥店時稱得自己的體重是29克。同學們,上述老師的說法是不是正確呢?如果不正確,你能指出來,并幫助用上正確的單位嗎?”等具體性的生活性問題,引導和指導學生進行感知和解答活動。這一活動中,教師所設置的教學案例,緊扣學生、教材等方面綜合性因素,將教學意圖和要求通過現實生活性問題進行展示,從而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又提升了教學的針對性和方向性,達到“一石多鳥”的教學功效。
二、挖掘主體內在潛能,使問題探究活動更具多樣性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是一個不斷探知未知世界,不斷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當前培養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已成為培養孩子生存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對小學數學教材整體知識體系脈絡的分析,可以發現,重視直觀教學,增強動手實踐活動和動手操作內容,成為新編小學教材的重要特點之一。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刻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好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課前進行精心的預設,課中進行認真的引導,課后進行及時的總結,將學生已有的知識作為探究支點,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數學探究活動,設置具有豐富多樣,貼近教學要求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探究問題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為技能型人才培養奠定基礎。如在教學“最小公倍數”時,教師先出示“用多少個長12厘米,寬8厘米,能夠拼成一個最小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這一問題,引導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在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得出“用6張這樣的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的邊長是24厘米”的結論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找尋“正方形的邊長與小長方形的長與寬的關系”,在此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學生結合拼擺圖形,發現“正方形的邊長一定是小長方形長與寬的公倍數”的內涵,最后再向學生提出“如果我們再拼一個比這個正方形稍大的正方形,那么它的邊長應該是多少呢?再大一些呢?”這一問題,進行拓展練習,從而有效增強學生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緊扣教學重要環節,使課堂教學活動更具實效性
課堂教學是借助課堂這一主陣地,師生進行交流與對話。循序漸進,由此及彼,動態生成是其主要特點。常言道:“聚沙成塔”,“細節決定成敗”。在整個教學進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策劃者、實施者和“引路者”,必須緊扣課堂教學活動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及時捕捉課堂教學中知識教授、學生學習中的每一個細小的環節,發揮教師教學機制,通過補充和實時糾偏,從而提升教學活動的效能。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一課時,教師樹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基礎”理念,向學生提出:“現在同學們,你們任意說出一個自然數,老師就能判斷該數能不能被3整除。”學生這時就爭相說出不同的數字,教師都很快進行了回答,此時,學生在教師說出結果后,迅速進行驗證,發現老師說出的結果都是正確的。這樣學生就產生了疑問,教師適時向學生提出:“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運用什么方法來判斷這些數能不能被3整除的呢?”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地調動和釋放。在知識鞏固環節,教師向學生提出“三張數字卡片,4、1、7,老師組成一個三位數,要能被3整除,怎樣組?三張數字卡片,2、9、3,老師組成一個三位數,要能被3整除,怎樣組?”等問題,要求學生結合掌握的知識內容,進行辨析闡述,有效鞏固了知識點內涵,切實提高了教學實效性。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廣大教師共同追求。本人期待同仁一起實踐和探索新經驗和新方法,深入推動新課改實施進程。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開發區施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