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社會是追求質量和效率的社會,職教必須順應這個潮流,追求教學質量和效率及人才的實用性,以較短的時間培養出社會最需要的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實用型人才;教學過程;技能;空間想象力;空間思維能力
圖樣被人們喻為工程界的技術語言,是工程技術人員交流技術思想和先進經驗的語言,這種語言包括兩個方面:讀圖和繪圖。而《機械制圖》課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讀圖和繪圖的能力。讀圖,即通過看圖明白別人的思想。看圖,即用圖形表達自己的思想。
但從目前制圖教學情況來看,無論是學生學習制圖課的質量,還是畢業生的制圖水平,都有下降趨勢。其原因,一是當前制圖的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由于以上原因及社會思潮的影響,致使有些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的自覺性不強,精力投入不多等。因此,根據制圖課程和學生特點,本人認為:要培養實用型人才,應從以下兩方面去進行教學:
一、制圖技能的形成
從認知產生的過程來說,學習者在學習新知識時,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知識體系及思維習慣對事物進行分析、判斷,并作出適當評價,得出其總體形象,從而再進入學習者的認知體系。由于學生都是剛走出校門的初中生,其抽象思維及邏輯思維雖有一定的基礎,但還不成熟。而《機械制圖》課程的學習則需要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形狀想象力,它要求學習者能夠把三維立體的事物轉為二維平面圖形表達,或能夠根據平面圖形充分想象出空間形狀。由于學生都是剛剛接觸《機械制圖》,空間概念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會導致學生認知上困難。培養空間想象力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空間概念的形成階段
空間概念屬于智力技能的范疇,與之有關的內容有:投影概念、點、線、面、體的投影等。此階段的突出特點是:必須掌握投影概念,搭起空間想象力和空間思維能力的架子。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給學生創造形體形象積累的條件,例如:設置各種實驗的展覽室,下廠參觀和電視錄像等。對事物的觀察必須有指導、有要求、有檢查,不能任其自流。引導學生認真進行分析,幫助他們從實物直觀進入抽象的思維,逐步培養空間想象力,在頭腦里實現“圖——物”轉化。
2.形體分析能力的形成階段
形體分析能力是建立在空間概念、空間想象力之上的一種判斷、推理、歸納的綜合能力。與之相關的內容有“截交線、相貫線、組合體畫圖和看圖的方法、補視圖和補缺線等。此階段的突出特點是:正確運用投影概念,原理和方法,通過想象、思維、推理、判斷等過程解決實際問題。這部分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要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要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例如,截交線、相貫線部分的教學要求學生在看一些有效線的模型時親自畫出一、二個典型的實例,即用二、三分鐘時間粗略的勾畫出輪廓和交線的趨勢。這樣,經過一次親自的實踐,自然會加深對交線及其作圖方法的理解。
3.綜合分析應用能力的形成階段
綜合分析應用能力是指運用所學過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綜合性的技能。與之有關的內容是:機件的表達方法、零件圖及零件測繪等,此階段的突出特點是:前面各種技能的有機結合綜合應用。這個階段是本課程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在授課時應借助典型例子講深講透,運用分析、類比的方法,歸納出解決問題的共性,而后由一般到特殊,分別解決個性問題。教學過程中還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和注意引導,著重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看零件圖、裝配圖、零件和裝配體的測繪、機件表達方案的選擇等。
二、作圖技能的培養
培養學生作圖技能是機械制圖課的又一個重要環節。學生通過作圖技能形成的學習后,還應有針對性地進行看圖、畫圖訓練,加深理解和記憶,把所學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以“識讀組合體視圖“為例,在作圖技能的培養方面教師應做到以下兩點:
1.利用直觀教學,借助實物、模型、軸測圖等講清組合體的分類、組合形式、位置、尺寸的關系,目的是使學生在看組合體視圖時,理解圖與物之間的投影聯系,對典型形體結構投影的特征牢記并結存于大腦中。組合體雖然千變萬化,但都是由基本體、簡單體組合而成的。頭腦儲存的基本體投影特征視圖越多,在遇到復雜的組合體時,綜合想象的速度就越快,就越容易達到見圖呈物的效果。
2.通過作業、課堂討論等形式,讓學生分析圖樣表達中的共同點,表達方法的差異,并判斷何種表達方法更優,還有沒有另外的可能性,來鍛煉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求同思維、分散思維能力,這對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及發展創造力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總結
《機械制圖》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引入大量實際性的知識。讓學生觀察分析模型和零件,引入設計性的作業,另外還應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從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既要加強《機械制圖》的理論基礎,保持理論的系統性,又要結合不同專業工種的生產實際,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盡快提高。要培養實用型人才,就必須教給學生實用的知識,讓學生多接觸實際性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有機會把學得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去,才能使學生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夏華生《機械制圖》
[2]王幼龍 《機械制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梁德本《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教學方法建議書》
(作者單位:河南省安陽市電子信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