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如何對學生進行更客觀、更全面的評價是每一位老師面臨的新問題,本文嘗試對烹飪實踐教學中的教學評價進行研究,并結合新的課程理念和實際教學情況,作進一步的探討與思考。
【關鍵詞】烹飪實踐;教學;過程性教學評價;思考
新課程強調教學評價要關注教學的過程,關注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但在教學中我們發現,不少教師采用的評價方式依然是傳統的、靜態的一次性操作方式,這顯然與課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馳。烹飪實踐過程是一個知、情、意、行全面發展的過程。烹飪實踐教學評價作為促進學生發展的工作,要貫穿于學習的全過程,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科學的探究精神和良好的思維品質。
本人從事烹飪教學多年,個人認為不斷豐富和完善課堂教學評價,是當前職業教育烹飪課程改革這個大課題上的一個重要環節,應該采用更為適應當代學生發展的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從而真正達到課程改革的目的。
一、過程性評價在中職烹飪實踐教學中的意義
在中職烹飪實踐教學中,如何將學生技能水平的重要因素反映出來,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所要解決的問題。過程性評價是能夠讓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從而實現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評價方式,同時,過程性評價還能發現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特長,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
二、過程性評價在中職烹飪實踐教學中的任務及目的
過程性評價在中職烹飪實踐教學中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體驗成功和收獲。
三、過程性評價在中職烹飪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一)課堂教學過程評價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實施過程性評價的主要場所。教師應該把課堂變成激勵和保持學生能夠學習技能水平的場所;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能得到展示的地方;一個學習困難能得到解決、學習策略能得到培訓的地方。在教學過程中,評價方式上,可以采用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等。最后評定的是學生實踐的綜合過程。
每個學生都各有所長,在過程評價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使自己的某些特長、才能、潛質得到認定。從某種意義來講,過程評價對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種具有公平意義的評價。
(二)課外學習過程評價
提高烹飪技能水平需要課堂內外的努力,僅靠課堂教學無法保證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課外訓練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自然延伸和補充,是提高學生烹飪技能水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起到促進課堂學習的作用,課外的鍛煉可以對書面作業的完成情況、相關資料的查找情況及同學間合作探究學習情況,包括學習態度與方法、學習計劃、知識面等進行評價。通過課堂外的自評和組評,內容既有對被評價者所取得的成績和優點進行肯定,也有指出所存在的不足,以激勵其改進和提高,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為課堂學習做好知識和態度上的準備。
(三)合作學習能力評價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具有表現性和合作性的學習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表現空間和合作機會,讓學生通過策劃、設計和現場實踐等方式展示各自的才能,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究等各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標準》的精神實質。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創造性的任務給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及想象力。
(四)綜合能力評價體系
過程性評價可有多種形式,如課堂技能水平評比、日常家庭作業評定、學習效果自評、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與評價、平時測驗等。評價應更關注學生在完成基本任務的同時表現出的自主學習和企業鍛煉的能力;與人討論、合作、溝通和協調的能力;有條理地展示任務成果的能力。過程性評價可采用描述性評價、等級評定或評分等評價記錄方式。采用正面鼓勵和激勵機制。教師根據評價結果與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
四、總結與反思
在本學期的烹飪教學中,我嘗試著按照新課程標準,用過程性教學評價來配合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認為主要有以下的優勢:
1.過程性評價和教學相互交融,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改錯糾偏,有良好的導向功能。
2.過程性評價不過分追求目標的標準化和方法的規范化,不過分追求評價的客觀性和精確性,不過分追求評價環境和程序的正規和嚴肅,有利于學生才能的充分展示。
3.采用連續的、與學習過程相互交融的過程性評價,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增強學生合作的意識,培養他們合作的能力,同時在合作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水平,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切評價其實都是手段,通過評價來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才是真正的目的。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的教育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重要的是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所以我們要不斷更新觀念,總結經驗,優化教學方法,從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多種潛能,最終促進學生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 葉瀾主編 教育科學出版社
[2]高凌飚.過程性評價的理念和功能[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
[3]董奇.有效的學生評價[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
[4]周衛勇.走向發展性課程評價——談新課程的評價改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天目湖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