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今的時代是信息化時代,屬于信息化大爆炸的年代,學生所接觸的各種信息不僅繁雜而且量大,在這萬變的時代里,如何把學生從社會上各種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誘惑中拉回校園中,歷史教學應該怎樣做,筆者結合多年執教經驗對此提出一些觀點供大家探究。
【關鍵詞】學習興趣;目的;90后特點;主動性
現今的時代是信息化時代,屬于信息化大爆炸的年代,學生所接觸的各種信息不僅繁雜而且量大,在這萬變的時代里,不變的歷史該如何應對?歷史教育工作者又該如何應對呢?對此,歷史教育者不僅要把知識分門別類進行篩選地教給學生,還要把學生從社會上各種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誘惑中拉回校園中,這就決定學校不僅要抓教育教學,還要重視在心理上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和激發。這樣一來,興趣成為了學習的關鍵,在此僅就如何讓學生快樂學習歷史,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興趣談幾點建議:
首先,要讓學生關注歷史。由于現行教育體制的某些影響,學生對于學習某些學科根本談不上喜惡,有的甚至是一味的排斥,這就要求我們要先從改善學習者自身的心理學狀態入手,讓他們對自己原本不喜歡的學科充滿信心,相信該學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會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想象中的“興趣”會推動學生學習該學科,從而導致對該學科真正感興趣。歷史教育工作在教學工作中采用生動的、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可以成功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現在面對的90后,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是先喜歡老師,然后喜歡上老師的課,最后喜歡該學科。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想讓學生學習,就先要讓學生“愛”上你。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要讓所有的學生都“愛”上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要用大量的時間去讓學生“愛”你又有本末倒置的嫌疑,此時可以用激將法,利用90后的好勝心理,明確的指出:如果你“愛”我,那么就一并愛我的學科,好好學習;如果你不“愛”我,那么就充實你自己,在課堂上打敗我,讓我不再針對你……結果可想而知,不管其喜惡如何,教育的目的都達到了。
其次,了解學習目的,間接建立學習興趣。學習目的,是指某學科的學習結果是什么,為什么要學習該學科。當學習的該學科沒有太強吸引力時,對最終目標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多半都是要經過長期艱苦努力的,這種艱巨性往往讓人望而卻步,而學習又是學生的天職,不能不學,所以要認真了解學科的學習目的,如果學生對學習歷史的個人意義及社會意義有較深刻的理解,就會認真學習這門功課,從而對歷史的學習發生深厚的興趣。中國之所以能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歷史至今不曾中斷的國家,其本質原因就在于我們的文化一直傳承至今。當一個外國人比中國人還熟悉中國歷史的時候,是這個中國人的悲哀;當大多數的國人都不了解本國歷史的時候是這個國家的悲哀。當日本人說釣魚島是日本的時候,當臺獨分子說臺灣本來就是獨立國家的時候,當韓國人說東北是韓國的時候,你一定很氣憤,但是你不了解歷史的話你也就只能氣憤。當今世界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發展至今,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展現已經不僅僅局限于GDP,更多的是你這個國家的軟實力。軟實力是什么?國民的素質、國家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等等。日本和韓國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國民素質的提高的。我們學習歷史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繼承先人的文化并將其傳承下去。學習歷史的另一個現實意義是使人明智。歷史可以提高人的素質,提高人的修養,增長人的智慧,我想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多學一點歷史知識,對自己做人處事,對自己的素質發展和能力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不管以后你從事的何種職業,都是必要的。
最后通過不斷提問保持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睆男睦韺W的角度看,興趣是一種個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體驗影響下產生的一種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人們對感興趣的事物,便會主動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當成負擔,反而會廢寢忘食、樂此不疲地去做好這件事。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獲取知識的強烈欲望,在這種欲望驅使下 ,能夠輕松地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自然地由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學習,甚至把艱苦的學習看成快樂的享受。為了保持學習興趣,教師不斷置疑提出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如果在教師的啟發下,由他自己去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義、定理和法則,他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就高。他克服的困難越多、越大,他的學習愈加積極,興趣也會更高。讓學生成立各種課外學習活動小組,為了解決某種問題而進行學習時,提出一個學習的課題,讓學生組成學習攻關小組,但是課題答案不限定一個標準答案,設幾個答案,最后把所有的答案拿出來讓大家評議,選出大家最滿意的答案,也許這個答案會讓你驚訝學生的創造能力如此非凡。這樣教師就能夠更加有效地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從中找到學生的興趣點所在,以便今后因材施教。
總之,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充分利用、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輔以恰當的引導,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歷史、愛上歷史學科。
【參考文獻】
[1]《中學教師課堂教學技巧》.華語教學出版
[2]《歷史課的育人方法》.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3]《歷史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
[4]《歷史教學中的設疑和釋疑》《歷史教學》1999.9
[5]《創設思辨的課堂》《中學歷史教學參考》1997.12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白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