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中職幼師專業鋼琴教學的特點,培養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抓好入門基礎教學,加強基本功訓練,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使之掌握彈奏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培養出合格的幼兒老師。
【關鍵詞】鋼琴教學;入門訓練
幼師專業是培養幼兒園老師的主要陣地,音樂教育是培養合格的幼兒師資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課程。鋼琴教學是幼師學生的在校必修課,幼師學生學習鋼琴趨于成人學琴,身體及骨骼的發育基本定型,在教學中無疑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彈奏方法的確不易。但是,她們也有一定的條件,即她們的理解能力、主觀努力等要比兒童占優勢, 根據這一特點,合理的進行入門訓練,同樣是可以取得進步的。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是鋼琴教學前期任務之一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學生才會主動地自愿地去學習。對于剛進入職校的學生,大多數是第一次接觸鋼琴,對彈奏鋼琴有好奇心和新鮮感,教師要利用這一點來積極誘導學生,培養其學習興趣。在平時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演奏學生喜歡的樂曲(時下流行的)或播放CD讓學生聽,讓學生感受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琴欲望。
二、掌握入門要領是獲得彈奏技能的先決條件
入門訓練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整個的彈奏生涯。初學的學生,都要求學生從手臂的認識開始。例如認識大臂、小臂、手腕、腕關節、手掌、手指第1關節和第2關節掌關節,講解大小臂的整個放松,手臂做自然下落以及將重量傳遞到指尖的示范,手型呈弧形狀或半握狀,手腕放松,掌關節支撐住第1、第2關節觸鍵等等,整個過程要講解示范到位。在教學中,學生能夠理解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可一旦坐在鋼琴上便不知所措,難以把握,甚至出現緊張,身體及手臂僵硬,掌關節下陷,手腕高抬,手指爬在琴上,手指有折指等毛病,因此,教學中對學生的指導顯得尤為重要。指導中讓學生不斷地體會放松的感覺及放松后的手臂自然下落后彈出的聲音,全身的放松狀“落”下去的重量恰恰是手臂、手腕、手掌、肘、肩相結合而成的統一的結果,這種結果往往是教學中取得良好效果的最佳途徑。同時,輔以小組課的授課形式,讓學生們相互交流和學習,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是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的。
三、非連音練習的入門及方法
初學鋼琴的學生首先接觸的入門練習就是非連音奏法又稱斷奏,雖然斷奏有多種技法,對幼師生來說需要掌握常用的幾種奏法。斷奏的彈奏方法是學習鋼琴基礎的基礎,非常重要,如果初學者斷奏彈奏學的不好,今后的學習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斷奏彈奏中,手臂的放松和手指的支撐及其站立是彈奏的基礎,它的重量應集中在指尖上,而且要注意第一關節的站立,也可以將手指放在別人的手上,指尖站穩,體會手臂、手腕的放松、感覺指關節頂端是力量的集中點。然后在琴鍵上進行一個一個單音的練習,此時要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如果單音都彈不好,那么一串連音就更不可能彈好了。
跳音練習與非連音奏法有相同之處,不同的是跳音要求觸鍵短促富有彈性,彈奏時手指一經觸鍵即迅速離開,保證手指動作干凈利落,指尖迅速到底,動作防止過大,以“貼鍵”跳起的瞬間反彈爆發為最好效果,彈奏出的實際音響是譜面音符時值的1/2。頓音“拜厄”練習中常見的練習方法則要求更短于跳音,更爆發短而有力,是跳音實際音響時值的1/2。
四、連音奏法的訓練
斷奏是連音奏法的基礎,它們彼此有著密切的關系,手臂腕的放松、手型的良好保持、手指的站立等等都離不開斷奏的基礎訓練。連奏練習與斷奏練習,關系上有明顯的不同,連奏很象人走路,一步接著一步的走,交替自然,一步下去又轉向另一步重心下落。例如手指第一個音落下去,第二個音馬上滾起來,兩音之間連綿不斷。當第二個音還沒有出現時第一個音就不能放掉, 而是做好與下一個音連接過渡的準備。在練習二個音連奏的同時,可以逐步加入三個音符一句,四個音符一句,五個音符一句的連奏練習。練習3個音的方法是:落下去第一個音,抬指彈下第二個音,手腕帶動滾起第三個音,即“落抬滾”。 練習四個音為:落抬抬滾。練習五個音為:落抬抬抬滾。好的連音必須做到三點:a.無縫,即涼蔭之間不能有細微的斷裂。b.無角,即沒有任何一個音冒出來。c.無坑,即沒有一個音坑陷下去。
幼師鋼琴教學不同于大中專院校鋼琴專業或高師鋼琴主修生,它具有特殊性和速成性,應該按照幼師的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為幼兒園培養合格的幼兒教師。因此,既注重它的實用性、科學性,又要不偏離一定的教學方向和教學質量。合理運用學習的三年時間,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是可以獲得較好結果的,不能急于求成,避免教學中的盲目性。教學得法、學生配合默契是成功的法寶,也許困難較多, 生源差距較大,進步不一,但只要系統的、科學規范的、合乎實際的教學,學生都是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進步的。
(作者單位:新疆阜康市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