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巧妙而生動的提問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高效的提問可以活躍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思維,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提問;高效;課堂教學
對于課堂教學我們一般習慣于傳統的講授模式,側重于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而忽視了學生能學多少的問題。如何在課堂上關注每一個細節,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并快樂的學習呢?怎樣才能順利完成我們的課堂教學任務呢?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提問方式成了這個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設計好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的提問呢?我在這里結合高中生物的部分章節的教學方案與大家探討一下。
我們平時的提問一般會因為對教學任務考慮的過多而存在以下的誤區:
1.問題的本身存在問題
提問的效果如何,關鍵在于問題的本身質量。部分老師由于課前缺乏充足的準備,導致所提的問題過于隨意,質量低。這樣也就直接影響了整個課堂對問題深挖的效果。
2.時機把握的不夠準確
提問的時間一定要把握好,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有些教師在上課時采取滿堂問的方式,搞得有時一個回答問題的都沒有,導致課堂的冷氣氛。
3.提問的對象過于狹窄
一般情況之下,在班上總有一部分學生喜歡和老師互動,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而一般老師也都喜歡找他們提問,長期以往也就導致了這部分學生包辦了所有的問題。使得其他學生很少有機會和老師互動,間接地打擊了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鑒于以上問題,我認為提問的關鍵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要把握好:
一、提問的目的性
提問的目的是要引起學生的注意與思考,為課堂主題的深入探究做鋪墊,所以問題的設置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學生要感興趣;能為主體鋪墊。
比如在導學部分,我們要注意課堂的切入點,要能做到自然、生動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繼而提出問題。
例如:免疫調節這一小節:
老師:同學們都喜歡小動物嗎? 生:喜歡
師: 看過動物世界嗎? 生:看過
師:有沒有看到哺乳動物舔傷口的情景 生:有
老師這時可以播放動物世界里面有哺乳動物受傷后舔傷口的片段,
師:動物受傷后,為什么要用自己的舌頭舔自己的傷口呢? 生:各種答案(略)
師:這個問題不僅我們大家感興趣,就連科學家也很感興趣,他們通過研究發現,原來動物舔傷口,不僅可以清洗傷口,減少感染的危險性,而且促進傷口的愈合。生物化學家羅里研究了老鼠的唾液成分,發現其中含有一種叫做神經生長因子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夠加速傷口的愈合,能夠抑制細菌的生長和感染,還含有溶菌酶等物質,這些物質在控制細菌感染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為什么呢?
以上部分問題的設置考慮到了學生的喜好,學生都有愛心,喜歡看《動物世界》,這是產生共鳴的基礎。通過看《動物世界》可以調節課堂的氣氛,動物舔傷口的細節為后面的主體做了鋪墊——動物受傷后為什么會舔傷口?所以,我們的導學部分要提有價值的問題,特別是聯系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配合生動的語言,結合我們的自身,了解我們自身的免疫情況,探知我們自身的資源,清楚我們自身平時需要注意的事項,提出這些與我們自身都相關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繼而激發學生的探知欲望,為成功進入主題鋪路。
二、提問的策略
課堂提問除了不同階段的目的性,還要注意:
1.問題的層次性
在提問時,要注意人們認識事物是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的規律,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由淺入深,慢慢地把學生帶向更深層次的思考。
例如,為了讓學生正確區分單子葉植物綱與雙子葉植物綱,我就從之前學過的種子、根、莖、葉、花等章節找來相關的問題找成績一般的學生提問,而后再讓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歸納,從而讓學生了解單子葉植物綱與雙子葉植物綱的主要區別。這樣利用學生來由淺入深的回答與總結,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同時可以關注到班上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有效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
2.要留足夠的思考時間
以往我們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往往會追求速度,提問時很少給學生留足夠的思考問題的時間,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認真思考或討論,那我們提問就失去了意義。
3.要抓住知識點,把握好提問的時機
例如:在教學《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之后,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血液的循環路線。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我設計了相關的問題:“某人手臂感染,醫生打點滴消炎,藥物是通過什么路線怎樣循環到達受傷部位的?”問題一推出,大家立馬七嘴八舌的開始討論:有的說是經肺循環;有的說是經體循環,有的說是先經體循環,再經肺循環,最后是體循環;到底是誰說的對?這時,我們通過模擬實驗來表現,在血液循環的路線圖上,用紅色粉筆頭表示打點滴的藥物,按血液循環的路線慢慢移動。和學生互動,引導學生的思維跟著粉筆一起向前,學生們仔細觀察粉筆頭到達受傷部位途徑了體循環、肺循環、體循環。
總之,在課堂教學之中,提問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平時的備課就必須要有意識的對將在課堂所提的問題進行優化,強化目的性、層次性,兼顧到課堂的氣氛。從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何方送《走出課堂提問的誤區》《中學生物教學》2002,03
[2]張麗萍,高培仁《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提問策略》《教學與管理》2011,12
[3]劉恩山,《中學生物學教學論》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平潮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