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應該是體現效率的教學,即有效教學。有效教學不只是關注學生主體的教學,也是從教學層面關注教師教學效果的教學。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教學表現出來的意義是師生都獲得發展的教學,它需要從教學準備,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幾方面去思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
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教師在認真研究分析學生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選取恰當的教學策略而達到有效教學效果的教學形式。有效教學的關鍵是效果,它一方面指教學實施者即教師的教學策略是否產生效果;另一方面是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課堂實踐是否達成應有的目標;它還指師生在課堂教學中通過交往而形成的雙邊發展。本文重點在于探索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層面上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有效的教學準備策略
教學準備是有效教學的基礎,需要教師認真研究。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學準備主要包括對教學需要達成目標的把握,對學情的認真研究,針對目標和學情對教材內容的取舍以及對課堂教學策略的選擇。
把握目標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確立三維目標意識,這是教學有效性的著眼點,需要教師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作充分的準備。三維目標是人的發展必備的三個維度,對學習者的學習延續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在教學準備中高度明確教學目標的可行性和可評價性,并以此為基礎確立每一節課的具體教學目標,政治教學有效性才能在課堂中充分展示出來。
研究學情是教學有效性的出發點。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課堂教學的主題,也是有效教學的出發點。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看,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簡單的接受過程而是基于自身經驗對知識進行主動建構的過程。因此,有效性的課堂教學必須在充分分析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背景下設計出來。
整合內容是有效性教學的基礎。教材內容并不針對個體的班級和個體的學生,然而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而言,面對的卻是個體的班級和個體的學生,這顯然是學情與教材之間的矛盾,要解決好這一矛盾就必須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和優化。教師應該在研究學情和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和優化,使之更符合自己班級學生的特點。
二、有效的教學實施策略
有效性教學的最后歸宿是有效的教學實施。教師應該在充分教學準備的基礎上有效地實施教學。只有這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真正體現出來。
1.為有效生成而充分預設
生成是在預設的基礎上形成的,從這一點看來,充分的預設是有效生成的前提。政治教師要在把握政治教材的基礎上,對學情進行深入研究,在備課這一環節對課堂生成作好充分的預設。充分預設的內容包括新理念在教學中的滲透,學習主體在教學中的展現,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具體到教學實踐中就是要求教師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還要備課標和方法。
2.改課堂執行為走向生成
傳統課堂教學的最大失誤就是課堂控制太嚴格,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執行者,這一角色定位壓制了課堂的創造火花,使課堂變得枯燥和壓抑。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特別是有效教學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應該成為師生共同創造的課堂,師生在課堂上同樣經歷著思想的碰撞和生命歷程的展示。有效性突顯的課堂教學,教師必須放棄課堂執行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在課堂上與文本對話,與文本中的思想碰撞,從而產生有效生成。甚至還要與學生在平等的地位下探索文本,形成創造,有效生成。具體到課堂教學中,需要處理好這樣幾件事:與文本對話,與學生真誠對話,寬容接納學生思想,有效點撥學生錯誤,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探究的激情。
3.改利用資源為巧用資源
優秀的教師通常是一個合格的資源利用者。通過取舍教材內容對教學目標進行有效把握是對教材資源的合理利用,通過整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是對學情資源的有效利用。但這些利用資源的方式也有它固有的弱點,因為這些資源是課前預設的資源,不帶有生成性。換句話說,這些資源是死資源,缺少生機和活力。政治有效教學課堂要求教師改利用資源為巧用資源,它不但要求教師熟讀文本,取舍教材資源;也包括教師了解學情,整合教學資源;更為重要的是它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巧用學生知識構建時產生的新思想,新觀點和新方法。一堂政治課上,學生因為自身經歷的不同和學習方式的不同,對問題的看法必然產生不同,對文本的理解也必然互不相同,這些看法和理解需要教師充分把握并形成新的課堂教學資源。巧用這些資源既可以針對學生已知構建未知,也可以在師生互動中對其他學生和教師自己本身產生影響,從而產生課堂生成,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4.改利用學生生活體驗為形成學生生命體驗
生活體驗是學生已有的體驗,它是一些零散的不成系統的知識,在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中起著一定的作用,但對學生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的形成方面的作用還表現得很微弱。政治學科與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學生在學習新知時已經有一定的已有體驗,作為政治教師,應該在有效教學理論指導下用好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之通過課堂教學形成生命體驗,形成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中的一環。如,學生在媒體的宣傳下對一些經濟政策和政治制度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但這些看法顯然是沒有經過深入思考的,還沒有形成學生的知識體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引導學生展示這些看法,更要引導學生把這些看法與教材和目標結合,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變成自己的生命體驗。
總之,高中政治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既要研究政治學科的特點,更需要教師對有效性教學策略的把握,還需要改變自己的課堂身份和地位。只有將課堂教學融入學生的生命體驗中,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效教學才可能真正實現。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