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心理素質、個性品德素質及審美素質,這些都是數學素質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傳統的教學質量觀中,知識教育或片面的能力培養占據了絕對中心的地位,教學中只注重教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造成了種種缺陷,也對落實素質教育設置了許多障礙。因此,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情感教育,是非常迫切而必要的。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深挖教材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開展創新性思維的先導,夸美紐斯曾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 。”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有的學生怕學數學,原因之一是他們不了解數學的真諦,缺乏學好數學的信心和勇氣。教師要講解數學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在現實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使學生認識到學好數學既是形勢發展的需要,又是現實生活的需要,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通過對現實生活中一些生活事例的學習與探究,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了解數學是人們交流信息的一種有效、簡捷的手段,數學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探求客觀世界的規律。通過數學學習,使學生愿意了解社會環境中的數學信息,愿意談論某些數學話題,并初步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挖掘教材內容,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
在求知欲強、充滿好奇心的中學生面前,教師是偉大的、神圣的,是知識的象征,是學習的楷模。因此,教師應該處處做好模范表率作用,為人師表,以嚴謹的作風影響學生。教師的言行不僅會影響到學生對教師所教學科的情感,而且會影響到學生個性品質的形成。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有了“名師”對數學的熱愛和執著追求,才會有同類情感的“高徒”。當然還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并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抓好每一個教學環節,使學生信服,在他們心目中樹立起威信,只有這樣,教學工作才會事半功倍,教育教學才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中,教師要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對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教師更要及時的給予關心和幫助,要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鼓勵他們在掌握好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及時地肯定他們的一點點進步,對出現的錯誤要耐心地幫助他們找出產生錯誤的原因,并鼓勵他們自己去改正,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對于學有余力并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教師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數學資料,指導他們去閱讀,去探究,發展他們自己學數學、做數學的能力,拓展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實踐證明,教師用自己對事業的鍥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去言傳身教,引導學生的情感發展,對數學教學及學生的良好品質的形成至關重要。
三、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創設情境的又一重要目的。教師應通過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把學生引入到設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中去,讓他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發現者的姿態進行數學活動,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體會作為學習主人的充實感,體驗到收獲知識、邁向成功的快樂,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強學習的信心!如在學習了一次函數和一元一次方程之后,我提出了以下問題:如何判斷數a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根呢?學生積極思考,踴躍回答;答案有以下幾種:
1.利用方程根的定義,把a代入方程,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
2.解出這個方程,看它的根是否和a相等。
3.畫出一次函數y=kx+b的圖像,看它與x軸交點的橫坐標是否等于a。
這樣的問題情境,不僅把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聯系起來,而且有機地向學生滲透了方程與函數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數,符號與圖形是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真實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激發學好數學的熱情!
四、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俗話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要想成功上好一節數學課,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總體設計要科學,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適時創造性地變換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學合理的安排時間,正確把握教學。比如:在教學七年級上《豐富的圖形世界》一節時,我首先采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許多優美的圖案,讓他們感受美、認識美、欣賞美,并配上動聽的音樂,喚起學生心中對美的向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然后提出問題,你們知道這些圖案是如何形成的嗎?同時動畫演示其中幾幅圖案形成的過程,并提問:你們想自己動手體驗一下嗎?同學們爭先恐后,躍躍欲試。我及時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讓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出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圖案,并在課堂上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同學們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同學們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在合作交流中取得收獲,在討論中掌握了所學的知識,不但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分工合作精神,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教師在轉變教學觀念,貫徹新課標精神時,除了注重“教”與“學”、“主導”與“主體”的統一外,教學中還要加強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只有這樣,素質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城頭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