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提升教學成效是語文教師最為關心的課題,學生學習基礎與能力的參差不齊又是制約教學整體成效提升的重要障礙,應當進行深入的研究,有效突破。筆者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分層教學的研究與嘗試,本文主要結合筆者的一些做法進行簡要論述。
一、分層制定教學目標,確保學生“量體裁衣”
學生學習基礎與能力的差異性,對于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沒有充分兼顧到這一方面的狀況,還是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教學設計,習慣于“一刀切”的方式,結果造成了“優秀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學困生吃不了”這樣的狀況,反而影響了教學成效的提升。針對這樣的狀況,筆者從教學設計要求方面入手,對不同能力與基礎的學生分別設計相應的教學目標,為學生量身定做,確保學生的基礎與能力與制定的目標相適應,或者稍微高于學生的能力基礎,讓學生處于“跳一跳摘桃子”的狀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對于優秀生的語文教學目標設計上,進一步提高難度系數,在大綱要求的基礎上進行拔高,體現在教學提問、考核練習等方面,始終讓他們保持向上的學習狀態與勢頭,防止出現自滿的情緒。在對待中等生的教學要求上,保持正常的狀態,對于學困生的教學目標設計上,降低要求,側重于基礎性內容的掌握與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確保每一個層面的學生都具有與自己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目標體系,有利于教學活動更有成效地開展。
二、分層開展師生互動,確保學生“人盡其才”
課堂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提升教學成效應當抓住這一重點。體現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要求,教師應當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師生互動的作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分層次地組織這一活動,保證全體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與平臺。首先,筆者在教學提問的難度方面分層設計,一節課的課堂提問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開展互動最為直接的形式,筆者既設計了一些難度較大的深奧問題,針對優秀生進行提問,同時也設計了一些基礎性的問題,是專門為學困生課堂回答問題準備的。其次,筆者在安排學生分組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從小組成員的安排以及探究題的設計方面都考慮到分層因素。在人員的安排上,每一個學習小組的成員中,都相對均衡地分布有優秀生、中等生與學困生,保證相互之間能夠形成幫帶效應。在探究題中設計一些難度降低的類型,便于小組成員學習時的分工面。另外,在課堂朗讀、師生角色反串(主要是復習教學中安排學生代替教師進行講解)等環節,也專門為各個層面的學生留有發揮的空間,以此來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熱情參與,長足發展。
三、分層實施教學考核,確保學生“動力提升”
教學考核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不僅承擔著對學生學習效果檢查評價的功能,對于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方面同樣具有重要影響。以往的初中語文教學活動沒有采用分層模式,全部的學生都是按照同樣的標準、試卷進行檢查考核,分數較低、位置滯后的永遠是班級語文學困生,一次考試之后,通常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班級中后位置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再加上部分教師“分數論英雄”的狹隘教學理念,會造成一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下降,甚至會出現畏難情緒,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針對這樣的狀況,筆者從教學考核的模式改革入手,首先調整教學考核的內容與難度,實行“AB卷”的考核方式,中等以上學生采用A卷,難度系數較高,學困生采取B卷,難度系數較低,基本上屬于基礎性內容。考核試卷難度系數與學生的教學目標設計相一致,保證學生只要盡到了自己的努力,基本上就能夠取得較為滿意的分數,這樣的模式能夠擺脫學困生永遠處于班級后列的境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整體教學成效的提升。其次,筆者在語文教學考核中采用“態度+分數”的形式進行綜合評定。對學生這一階段的語文學習進行評估環節,除了看學生的考試成績之外,將學生的學習投入程度也作為重要依據,以等第形式進行表現,有助于全面反映學生學習狀況,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另外,筆者在考試考核中,還按照層次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競賽活動,讓處于同一能力水平層次的學生相互比賽,更加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狀態。
四、分層組織拓展活動,確保學生“全面發展”
作為現代的初中語文教師,除了抓好課堂教學之外,還應當將課外延伸與拓展作為提升教學成效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筆者在初中語文教學拓展活動中,注重體現分層原則,吸納全部的學生參與其中,實現全面發展。首先,在課外興趣小組的目標與活動措施上進行分層,促進學生的發展。如筆者組織了文學興趣小組活動,同樣的組織內,活動分兩個層次進行,一個層面是作文寫作能力較高的學生,這一群體在組織活動中側重于提高性訓練指導,另一個層面是作文基礎較差的學生,對于這一群體采取的活動原則是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以此來實現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拓展要求。其次,在拓展活動中安排不同層次學生相應的任務。如參觀展覽、慰問服務等活動中,筆者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搜集素材的要求,服務于自己的作文學習活動。另外,筆者結合教學進度安排,經常性地組織一些學習競賽活動,如背誦競賽、古詩文翻譯競賽、文學常識記憶競賽等,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競賽內容以及對象都不一樣,盡可能地讓學生在自己的發展區域之內以及與相似群體之間開展學習競賽活動。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人盡其才,有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縣龍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