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強調在教學教程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注重對學生全方位的培養與鍛煉。課堂教學中“設疑法”的恰當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努力探究,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該以教材為依據,而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巧設問題,營造生動活躍而又富有理性的課堂氣氛,牢牢地將學生吸引到課堂學習中去。本論文試圖從新課導入、學生興趣的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對已知內容的復習等方面,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進行闡述。
一、設疑法在新課導入中的應用
“學貴有疑”,疑能生“奇”,奇則使人覺得“新鮮”。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對教學內容巧設問題,故作懸念,提出一些聯系新舊知識的問題和一些必須學習了新知識才能解答的問題,點燃學生的好奇之火,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求知欲望,形成強大的學習動力。如:講立體幾何《球冠》一節時,教師可這樣設疑:由三個平行平面截一個球恰好把球的一條直徑截成四等分,試問截得球面的四部分面積大小如何?教師留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觀察議論,同學們一般猜測兩頭面積較小,中間的兩“圈”面積較大。教師這時卻肯定的說:“這四部分面積是一樣的,都是球面積的1/4!”又說:“這難道可能嗎?兩頭看起來確實好像小,中間的圈要大,可是它們的面積相等卻是事實!讓我們來學習今天的內容:球冠。”通過這個內容的學習,同學們自己就可以解開它們的面積為什么相等的迷。學生帶著這個疑團來學習新課,不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這個結論也將使學生經久不忘。再如在講解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時,可設置如下導入問題:三角形有多種幾何量,如三邊長,三個內角的角度,面積等,解三角形就是給定三角形的若干幾何量,求其余幾何量。你認為至少給定幾個量就可以求出其余量?
二、巧用設疑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了疑問,才有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的興趣。設疑置難是引思促學的有效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認真研究與分析學生思維發展的障礙,找準學生從“學會”到“會學”的聯結點,精心設疑,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點,更是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益的保證。數學教學中的實質在于思維過程的教學,問題設疑有明確的目的性,濃厚的趣味性,鮮明的針對性,在重點和銜接點上靈活處理教材,如何設置疑點,是教學藝術的表現,良好的設疑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從而更有利于對新知識的理解。如果能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設置一連串問題情境,使學生常有疑點可問,常有問題可想,為學生發現疑難、解決疑難提供橋梁和階梯,可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仍以正弦定理的講解為例,我們可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以下問題:
問題1 安排解直角三角形的任務,教師進行適當引導和變形整理,得出關于直角三角形的正弦定理。
問題2 提出疑問:能否將問題1 的結論推廣到一般三角形?
問題3 在一般⊿ABC中,已知a,b,∠C,能否用正弦定理解這個三角形?
問題4 還有沒有其它推導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方法嗎?
三、設疑法與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新課程要求我們開展有效的接受與體驗、探究、發現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必須敢于把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親自參與對問題的探索和研究,將學生推到解決問題的最前沿,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成為真正的數學問題的發現者、探索者、數學知識的獲得者,促使學生盡快形成探究式學習方式,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探究,去發現,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實際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1.不對學生加以限制,而是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去思考。
2.用簡要的話語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不斷變換角度,在討論交流中逐步解決問題。
四、復習課中設疑法的應用
時常聽到同事嘆息復習課難上,學生也常說上復習課“沒什么意思”。其主要原因是教師認為復習課主要是復習鞏固,或訓練學生形成一定的解題能力。為此,常采用講解式教學,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大腦常處于抑制狀態,上復習課“沒意思”。一節課下來,教師和學生都感到興味索然,造成復習課效率低、教學效果差的現狀。那么,如何讓復習課活起來?設疑法就是不錯的選擇,一般流程如下:
1.提出問題
此環節教師出示問題,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明確復習的方向,產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變換角度提問題。盡量不要提直接回答概念、定理、公式、法則的問題。此外,所提問題應有利于學生手、口、腦并用,有利于學生動手操作、動筆演算、證明與動腦思考相結合。
2.自主探究
學生根據復習題自主探究復習,教師在課堂上巡視。其目的在于變換角度再認識教材內容,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和能力。
3.合作交流
此環節包括小組討論和教師提問,師生交流兩個方面的內容,通過小組討論和師生交流,使疑難問題得以解決,加深對有關知識的理解。
4.質疑再探
在前面的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或疑惑,師生共同探究。這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需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1)注意歸納使知識系統化;(2)要注意強化學生的疑難問題的理解。
5.鞏固應用
能過典例分析和強化訓練,使技能操作熟練化,思想方法能力化,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題的選擇要具有典型性、針對性和示范性;例題的處理方法同習題課中例題的處理方法相相同。而強化訓練的題目既要有全面性,又要突出重點、難點;既要有基本的題目,又要有拓展的題目。題量要適當。
作為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設疑法在教學的各環節和各種課型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靈活、恰當地應用設疑法,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意義非凡,但是在應用設疑法時還有不少問題等待我們去研究和探討。
(作者單位:河北省南宮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