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9日至31日,第一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雖然從開始籌備到舉辦只有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但在相關部門領導及主承辦方的共同努力下,首屆交易會順利舉辦,并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首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是第一次由海峽兩岸聯合在中國大陸舉辦的、面向海峽兩岸出版發行界招展的、以海峽兩岸圖書交流為主題的專業展會。交易會以兩岸圖書展示、征訂、圖書現場采購、圖書版權貿易和學術論壇為主要內容。展會現場設立圖書展示區和圖書現場銷售區,展銷的圖書達10多萬種85萬余冊。展示區共設450個標準展位,圖書銷售區總面積4000平方米,設置了700多個圖書展架,向參觀展會的市民開放銷售。
兩岸圖書業者對這一新興的展會也投以了極高的熱情和支持,共500多家出版社和圖書公司參展,其中不乏兩岸出版界極具影響力的大型出版機構。其中,臺灣參展機構200多家,包括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遠流出版公司、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城邦出版集團等臺灣排名前十位的出版社。這也是臺灣書商來大陸參展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內容最豐富的一次展會,臺灣圖書在現場銷售,也開創了大陸歷屆圖書展會的先例。據統計,本屆交易會到會客商有近萬人,參觀和購書的人數有10余萬人;交易會共銷售和征訂圖書2000多萬元,其中,現場銷售圖書額500多萬元。這當中,臺灣圖書銷售額近200萬元。
此外,圖書交易會的舉辦也促進了兩岸版權貿易交流。據不完全統計,本屆交易會上共有100多種圖書達成版權交易意向,還達成多項合作協議,其中以福建省新聞出版工作者協會與財團法人中華出版基金會、臺北市出版商業同業公會簽訂合作備忘錄最受矚目,這是海峽兩岸出版發行界首次形成具有實質性合作交流項目的備忘錄。隨交易會一同舉辦的還有海峽兩岸圖書交流與發展高峰論壇,這一論壇也成為后來歷屆交易會的常規項目。兩岸的官員、專家、學者、出版人等從不同的視角,圍繞主題,展開了深度的分析和探討,成為了兩岸出版界交流的一大平臺。
本屆交易會也引起了境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際廣播電臺、中新社等十多家中央主要新聞媒體,臺灣TVBS、聯合報、民生報、工商時報、香港鳳凰衛視、香港文匯報、香港大公報等十多家境外重要媒體以及中國新聞出版報、中國圖書商報等多家專業報紙、各省市主要新聞媒體都派記者參加了大會的采訪報道。據統計,交易會期間參加采訪報道的境內外媒體和網站達70多家,參會記者230多人。各新聞媒體對首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做了全面深入報道,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雖然由于籌備時間較短,經驗不足,給首屆交易會帶來了不少問題,但有目共睹的是,廈門作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平臺優勢得到凸顯。本屆展會的成功舉辦,也為后來每年一度的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