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不僅是揭開生命奧秘的主要方法,而且對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新課程理念的化學學科對實驗教學在內容和方法上都作了新的調整,把原來的驗證性實驗改成了探究性實驗。課前認真鉆研新教材,做好預演,有備無患,課上把機會讓給學生。初中化學實驗,無處不在,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鼓勵他們創新、自制實驗,調動他們實驗的積極性。
【關鍵詞】化學實驗;激發興趣;積極參與;創新意識
化學實驗是學生認識化學現象、理解化學概念和規律的基礎,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新課程理念的化學學科對實驗教學在內容和方法上都作了新的調整,把原來的驗證性實驗改成了探究性實驗。那么初中的化學實驗課,該如何上才能更好的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呢?
一、進行角色轉換,把課堂表演的機會讓給學生
要提高實驗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先認真鉆研教材,準備好實驗教學課,備課時要面向全體學生,預知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問題,以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和高效性。上課前,教師自己必須認真地預做一遍,以保證實驗獲得最佳效果。這樣教師自己由于課前預演早已胸有成竹,在正式上課時就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把機會讓給學生。此時教師只是有針對性地指正幫助學生就可以了。如此一讓就使得課堂真正走出了僅有教師演示操作的“獨角戲”的孤寂,就會真正地改變了過去“越俎代庖”的呆板局面。如此一讓,學生們真正有機會去勇躍參與實驗,此時課堂也變得更有生機了。如:在做“過濾操作實驗”時,教師在備課時應考慮到有部分學生對過濾操作不夠規范,在上實驗課時,教師首先要把問題及注意事項說清楚,并演示整個實驗過程。特別強調過濾操作的實驗要點:一貼,二低,三靠和玻璃棒的正確使用方法。這樣學生才能有目的地準確地進行實驗操作,從而提高實驗教學的教學效果。
二、實驗形式上開放搞活,把快樂自由送給學生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的成敗主要看學生的反映。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能根據知識的內在結構和學生的學習規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如在講酸的化學性質時,可以讓學生課后去收集一些廢舊電池的外殼、銅鋁導線、生銹的鐵釘,拿到課堂上來做實驗。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合作性,增強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如此一來,學生們活動既有興趣又能放得開,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實驗過程是很快樂的。
化學實驗室的器材固然很多,但由于教材經常調整等原因,有時在眾多的器材中一時會很難找到適合那節課用的,在這時就需要根據教學內容來自制實驗器材。如在講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中的“水的凈化”時,可以讓學生動手自制一個凈水器。要求學生用一個空塑料軟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帶導管的單孔膠塞塞緊將瓶子倒置,瓶內由下向上分層放置洗凈的膨松棉、紗布、活性炭等,就得到一個簡易的凈水器。做好之后進行評比看誰的凈化效果好。這樣學生親自參與了實際操作的實驗,并通過看得見、感受得到的現象,使學生在快樂自由的情緒狀態中學習,更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中處處有實驗,讓學生從身邊生活中汲取知識
在過去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所有的準備工作和操作流程全部由老師代辦,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動手操作的實驗過程。這種教學也就不會給學生帶來積極思維的空間和余地,更不會有任何意義上的標新立異,它抑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思考的獨立性,扼殺了學生創新實踐意識和能力。而現代教育就是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因此,教師可結合具體實驗,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實驗研究方法,然后讓他們自己到生活中主動尋求查找資料,弄清實驗原理,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和實驗方法。同時要讓學生感覺到化學實驗無處不在,使學生放下思想負擔,讓他們意識到有時玩耍的過程就是實驗,也可培養他們的興趣和特長。如在探究食物的營養成分時,由于平時課業負擔比較重,沒有時間去探究,于是就直接告訴學生探究的結果,學生則死記探究結果,來應付考試。可是由于學生沒有經歷親自參與探究的過程,對結果的印象不是太深,于是記了忘,忘了再記,最后成績還是不理想,更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于是我就要求學生自帶一些食物來探究,這樣學生就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帶雞蛋、牛奶,有的帶面包、餅干、饅頭。有的帶花生、核桃,還有的帶蘋果、桔子。學生很想知道自己所帶的食物中究竟有什么營養成分,然后積極的看書,根據課本上的探究過程做實驗。學生懂得了用碘液來檢驗饅頭面包中的淀粉成分,用高錳酸鉀來檢驗維生素C,能在紙上留下油斑的說明含有油脂。這樣老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快樂。學生對于這樣的實驗很是歡迎,既能減輕繁重的課業壓力,又能不費多少力氣把實驗結果記住,真是一舉兩得。
教師要激勵學生做實驗,還要和我們的生活密切地聯系起來。要讓學生知道實驗對于生活的貢獻,做實驗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以此激起學生從生活中汲取化學知識的求知欲望。如探究在廚房中利用食鹽、食醋、純堿能完成的實驗是哪些?a.檢驗自來水中是否含氯離子。b.鑒別食鹽和純堿。c.檢驗雞蛋殼能否溶于酸。d.除去熱水瓶中水垢。有的學生說氯離子應用銀離子檢驗,有的學生說食醋是酸可以與水垢、純堿反應。這樣通過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就能發現一些具有較豐富的化學知識的學生,挖掘他們的資源,引導他們成為在今后學習過程中的領頭羊,成為探究性實驗的積極分子。
總之,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方向和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馬昌應;淺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1年04期
[2]楊在祥;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反思[J];中學教學參考;2009年33期
(作者單位:廣西玉林市玉州區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