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活處處皆語文。讓語文融入生活,讓生活走進語文,給學生構建一個開放的、多元化的學習平臺,在生活中自主的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會不斷提高,學生才會享受到語文學習的成功與歡樂。
【關鍵詞】學語文;自主積累;自主運用
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身為語文教師的我們,應該努力讓學生在生活的天地中快樂學語文。
一、在生活中自主積累
賈志敏老師曾說過:“學習語文的主渠道是在學校、在課堂。……然而,在重視主渠道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次渠道的作用,次渠道就是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钡拇_如此,語文與生活同在,學習語文的天地很廣闊。
1.學?!畹闹匾枧_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的教育應當使每一堵墻都說話。健康優美的校園環境就像是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它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靈感、啟迪智慧,也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教學樓走廊上一句句美化心靈的語言,科學巨匠和學者的畫像,催人奮進的標語,師生的書畫作品等都能讓學生在濃濃的學習氛圍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臺,教師要善于將這座舞臺上發生的點點滴滴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
2.家庭——學習的第一場所
五彩紛呈的家庭生活,為孩子提供了廣闊的展示自己的舞臺,于是家庭便成了兒童學習語文的第一場所。抓住每個學生家庭的特點,創造性地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①在書報雜志中學語文。茶余飯后、散步途中、入睡之前,捧起書報雜志,既是休閑,更是閱讀。讀什么?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就可以讀。怎么讀?精讀、略讀是讀書方法;剪貼、摘抄是積累方法;精彩片斷、典型事例、名言警句是分類方法。②在電視廣播中學語文。電視廣播實際上是家庭語文課堂:收看收聽廣告時,思考該廣告的優劣利弊,來一番評頭論足;看到精彩的畫面時,對其奇妙佳處說出個子丑寅卯;收看收聽時事報道時,開動腦筋,寫一些切中時弊的短文;收看收聽由原著改編的電視劇或廣播劇時,與原著對照,比較評論。當這些都成為學生的自主行為時,語文能力就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了。
3.社會——學習的自由天空
廣闊的社會背景為學生提供了一片語文學習的自由天空。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的拓展過程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實現。①個體活動。精妙的廣告語言,精練的交通警示語等,使學生不僅學習了語言,豐富了詞匯,還開拓了視野,學會了觀察,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②群體活動。學校開展的集體活動,如祭掃烈士陵園、春秋游、看電影、參觀博物館等,對學生有著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它把語文置身于社會生活中,為學生打開了一扇扇了解社會的窗戶,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生活體驗。③資源利用?!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校外的教育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家鄉的風景名勝、風俗特產都是很好的文化教育資源,利用這些資源,引導學生在社會的大環境里學習和探索,積極主動地開展語文綜合活動,提高實踐能力。
小課堂的知識是有限的,大社會的天地則是無限的。有造詣、有成就的人往往更得益于社會這個大課堂。
二、在生活中自主運用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習內容回歸生活世界,使學生在生活化的學習中領悟課文,有助于學生情意的激發。學以致用,在生活中運用其實也是一種教學。生活中處處都是語文學習的資源,時時都有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機會。
1.在學習實踐中自主運用語文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曾說過:“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笨梢?,人的語言能力是在學習實踐的模仿和創新中逐漸提高的。文句仿寫和改寫的訓練涉及到語法結構、表達方式、語意連貫、修辭運用等諸多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閱讀、寫作等多種語文能力。我們可以這樣在學習實踐中運用語文,比如:為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或課文編寫小劇本;為字詞編寫謎語、對聯;為學校的藝術節、體育節、科技節等設計廣告用語、海報;在校運動會上當小記者;在母親節、父親節給自己的親人寫感謝信;積極開展主題調查活動,并在活動中做好收集資料、調查整理和寫作等工作。
2.在生活實踐中自主運用語文
蘇霍姆林斯基特別重視學生的生活實踐,他一周兩次把學生帶到野外去,到“詞的源泉”旅行,他把這稱為“藍天下快樂的學?!薄C嫦蛏顚嵺`,是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參觀、訪問等方式提高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比如,放學回家時,把一天的所見所聞有條理的說給父母聽;班級管理中遇到了難題,征求父母的意見,記下他們的要點;與同學發生糾紛時,向老師講清來龍去脈;針對某個話題,與同學爭得面紅耳赤;在老人的絮絮講述中,搜集民間故事、風土人情;外出旅游參觀,感悟自然風光、文物古跡等等,這些都是運用語文……當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得到了表揚與鼓舞,他們就會對語文越發感興趣。平時老師的教育就會在真實具體的互動交際中,變得可以觸摸,變得更加親切。
讓語文融入生活,讓生活走進語文,給學生構建一個開放的、多元化的學習平臺,在生活中自主的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會不斷提高,學生才會享受到語文學習的成功與歡樂。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