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充分挖掘和開發研究性學習的功能,能夠有效的改變學生現有的學習方法。現在急需解決的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就是與現代教育技術學習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這些課題的研究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在學習中的創新精神、創新思維以及創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探索
一、前言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自發的積極的學習過程,探究性學習的內容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具體的課程中自發的積極的探索問題進行學習,不僅牢固的掌握學科內容還可以充分的體驗、理解和應用先進的科學研究方法,從而牢固的掌握科研的能力。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學科的主要特點是傳授知識周期性短,知識基礎性強,解決問題的技能性強,并且實驗的實踐性與應用性也非常強。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必須要圍繞所教授的學科的基本特征,盡最大的可能引導學生自發的積極的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學會“如何學習”。所以通過這種探究方法,能夠有效的加強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能力,而這一過程就是教學過程的核心內容。因此只有讓學生自己主動的參與到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認識水平以及實踐和應用能力的水平,才能夠積極的發展創新能力。
二、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引導探究
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以及探索性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在教學中問題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載體,因此問題的提出就是進行探究的開始,因為任何問題的產生通常都要比得出問題的結論更為重要。一個具有探究性的值得研究的問題,不僅能夠給學生以充分的思維和活動的導向,還要能將學生的思維充分匯集于探究的具體過程中,并且將注意力集中到思維的方式和方法上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做好問題的導向工作。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的實際情況提出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從而引起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教師必須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置身于具體問題的情境之中,并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具體的探究活動中來,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比如在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內容的時候,為了能夠解釋學習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具體關系,需要把主體與客體、刺激與反應相互聯系起來,并且重點強調人認識事物的程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提出學習理論的主要的觀點并且以這種觀點來解釋日常的學習中會經常碰到的各種學習行為的問題。并且通過讓學生積極的探尋一些簡單的問題與事例,從而概括出學習的規律和過程,并揭示出學習過程會依據心理和生理的不同機制和規律的理論。從而才能充分理解學習的理論和內涵,才能認識到探究性對現代教育技術的實施的重要指導和現實意義。在教學課堂上,必須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的提出自己感興趣的課題,然后教師則組織學生從自己的書本和教學中選擇出他們感興趣的研究專題,從而在這些研究專題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且這些問題可以是在教學過程中課堂內所使用的教材的內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學科實際應用中具體現象的研究和探究。比如在課堂上學習視覺媒體的相關課程時,在教師提出視覺媒體的分類以后,學生就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老師讓學生去研究一些具體的問題,然后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查閱相關資料,并且通過實際調查研究來收集相關的數據,最后得出在媒體選擇使用中必須因地制宜,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對于學習的目標更加明確。
三、積極的進行操作實踐,參與探究
現代教育技術重點強調學生的具體動手操作技能的培養。因此通過對各種不同的媒體的使用操作,迅速的掌握各種媒體的不同的性能和具體的操作技巧,從而使學生把書本上的固定知識應用到相關的實踐中去,從而增強對問題的探究和處理的能力。人的最初智力活動的來源是一些實際的外部活動,通過這些外部活動而逐漸內化,從而最終使內部智力活動具體形成。因此真正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必須要通過學生動手,在實踐中體會出來。教師要在課堂中提供充足的思考時間,并且精心的進行組織安排,讓學生分成小組通過實踐操作活動進行認真觀察、想象,然后進行假設、推理,最后達到探究、提高。現代教育技術中有許多不同硬件操作和軟件制作的相關實驗,學生必須通過實際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具體問題,并且運用已學的書本上的概念、原理來進行具體的分析、綜合和探究,從而形成科學認識。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有助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具體的課本的知識技能,而且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創新思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在Authorware多媒體課件的相關編制中,由于軟件的功能非常強大,所以學生需要提前了解軟件的使用基本構架,這樣一來,教師就必須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進行視頻的插入、多媒體聲音的控制、多媒體多元素協同播放等技能提前教授課題,學生通過進行反復的實踐操作來學習需要的技能,結合教材上有的基礎知識以及相關原理來探索研究,并且逐步掌握相關課件編制的各種綜合技能。在多媒體的實際操作實驗中,學生通過對媒體的各種性能進行研究,從而較好地掌握多媒體的各種操作和使用技巧。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各種不同的探究方案。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相互的討論和交流,最終得出解決的辦法。
四、將課本知識聯系實際,激發探究
現代教育技術課程體系中,不僅需要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和各種學習技能,還要更注重學生實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各種手段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和創造能力,因為這些能力的培養必須通過具體的實踐體驗才能將知識內化成學生自己的學習體系。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讓學生用自己已經學習到的課本的基礎理論知識,再根據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實際需要進行相關的教學設計。并針對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和探討。使學生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能夠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實際體驗。比如可以根據現代教育技術學中規定的教學設計的原則,引導學生讓學生聯系中小學教育實際情況,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多媒體進行學習課程中的各學科的教案設計等設計實踐。傳統的教學評價往往只注重對學生對書本知識的考查、考試,這樣會直接導致學生學習熱情的減少,對現代教育技術過程中的理論以及實踐結合的不夠,會造成脫節。在現代教育技術課程中必須要關注學生的自主積極的學習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自主的學習過程。因為學生在進行學科探究的實際活動中,必須對現代教育技術問題進行觀察,才能發現并且提出問題。教師在課程的教育學習中必須為學生構建一種相對開放的、可以通過多渠道獲得各種知識的學習環境。比如調查教程中的專用電教教室的多媒體構成結構,現代教育技術中使用多媒體的情況,在學習中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中的應用效果。進行這樣的過程,就可以充分的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探究欲望,并且同時通過對知識的相互聯系實際的運用,進行創設類似科學研究的實際情境,并且讓學生積極自主的進行探究和實踐,最后發展和體驗,在這個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精神。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合理運用探究性學習的相關教學模式。真正展現出學習探究的過程,從而才能使學生的能力真正提高,培養出適應教育發展的高素質技能。
【參考文獻】
[1]李復.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初探[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
[2]顧冬霞.如何在師范類專業中提高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效果[J].科技信息,2010(35)
[3]呂海忠.淺談學校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J].科教導刊,2010(16)
[4]關立雁.淺談開展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幾點做法[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3(2)
(作者單位:浙江省松陽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