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班化教學是以促進青少年學生既全面又有個性的發展為目的,在縮減班級學生規模的基礎上,通過對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實施過程、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的班級教學活動形式。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家科學研究的方法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不斷發展和增強研究意識、進取意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
【關鍵詞】小班化教學;探究性學習;有效策略
小班化教學是以促進青少年學生既全面又有個性的發展為目的,在縮減班級學生規模的基礎上,通過對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實施過程、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的班級教學活動形式。其優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彌補了以往大班教學中對學生的關注度不夠,對學生指導的單位時間不足,而導致的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行因材施教以及發展學生個性的缺點。讓教師和學生都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并讓在以往教學中很難實施的探究性學習成為可能。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家科學研究的方法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不斷發展和增強研究意識、進取意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積極的學習方式。在探究性學習中最常用的教學組織形式是小組合作探究并結合個人獨立探究、集體研討探究等方式。
現階段由于新課程改革在小學的教育中重視綜合實踐課程的開展,探究性學習已成為小學課堂上普遍采取的一種學習方式,而在初中教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才剛剛起步,很多教師還不是很了解探究性學習的真正含義,認為只要布置一個或幾個任務讓孩子們分成小組討論就是探究性學習了,其實探究性學習在課題編排、教學組織、過程指導、總結評價、成果展示等環節都需要教師科學、精心的安排,提高小組及每個成員的探究質量,把時間還給學生,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探究活動,起到培養學生優良的思維品質、發展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形成合作意識等培養目的。
作為一名任教十多年的信息技術教師,我認為探究性學習在初中階段的開展對學生思維的發展、信息素養的培養都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怎樣才能讓探究性學習不再只是個形式,怎樣才能在小班中進行有效的探究性學習,現綜合我多年的教學經驗以及我校信息組集體討論研究的方案,提供以下有效策略供同行們參考。
一、了解學生,精選課題
探究性學習需要教師事先做很多調查以及準備工作,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每位學生的性格、氣質特征,學習能力,人際交往狀況,學習態度等都要做一些必要的調查和了解。
在結合學生現狀的基礎上,按照初級中學教科書的安排,配合教學進度精選課題,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進行,在激烈而枯燥的初中學習中不定時的進行一次有趣的探究性活動也不失為一次精神上的調劑,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收效,能解決平時教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譬如:在學習第三章用文檔的設計時,我們可以以“秀出你的DIY,做我們班的黑板報”為主題讓學生自己做一回設計師,既體驗了生活,又解決了班級活動的實際問題。
二、合理組織,優化小組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學生沒有個性,那么就不會有集體。”沒有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就沒有個性,教育家陶行知說:“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學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特別的個體,我們在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學習小組劃分時,絕對不能老師說了算,采取“一刀切”的武斷做法,這樣會直接影響到后面活動開展的質量和效果。我們在分組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氣質特點合理搭配,并結合學生推薦、自薦等自愿的原則進行合理分組。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一個集體中如果加入了膽汁質和多血質的人,會讓這個集體更富有活力和創造力,在一個集體中如果加入了粘液質和抑郁質的人,并積極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會讓這個集體更協調,做事更細致,更有耐心,從而大大減少半途而廢的現象發生,并且少走彎路。
活動的組織也很重要,我在組織“秀出你的DIY,做我們班的黑板報”的探究性活動中,對小組成員進行了合理搭配,從而保證了活動的效果,讓每一個小組既有活力又有效率。
三、教師參謀,適時指導
在探究性活動中我們初中的課題都是具有一定難度甚至是有一定挑戰性的,教師的適時指導是不可或缺的,失去了教師的指導,有的時候有些小組是無法完成既定任務的,這會對小組成員的自信心造成很大的打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要代替學生解決難題,對于一些完成任務比較困難的小組,教師可以帶領同學們一起渡過難關,而在關鍵的地方教師應鼓勵同學們齊心協力攻克,還可以在共同奮斗中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友情。
教師的指導可分為:
1.間期個別指導:在活動中發現某一小組有困難或者問題,及時指點,提高研究效率和同學的盲目探索。
2.委托輔導:發現一個小組已經或者基本完成探究任務時委托這一小組的一個或者幾個成員參加其他小組的活動以幫助其他小組按時、順利的完成探究活動。
3.中期集體指導:在活動中發現一些共性的問題,可以讓每一小組都停下來,一起進行指導或者糾正,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避免不必要的錯誤發生。
4.后期范例點評:有一些組已經完成,而有一些小組還停滯不前時可以用已經完成的小組作為范例進行點評和分析,以達到指導未完成小組的目的。
四、指點江山,多元評價
我們在活動總結和評價時不能只看一點以偏概全,也不能只表揚個體而忽視集體的作用。要給每一位同學恰當的評價,指出其不足,表揚其長處。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框架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只是經常表現為不同的形式。”不同智能的獨立存在或明顯或潛在地表現出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人在某些智能較強的同時也必然存在某些弱勢智能,反之亦然。
評價的方法要多樣化,可以以教師點評、學生互評、集體評價、個別評價、過程評價、總結性評價等形式開展,盡可能的展示每一位同學的才能。
五、精彩紛呈,成果展示
活動后學生成果的展示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在展示交流中還可以發現自己的問題,互相取長補短。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石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