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情景,會使人產生愉快的情緒,提高大腦的活動效率,不良的情景會使人注意力難以集中,從而干擾認識過程,降低智力活動的水平。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認為:“智力活動是在情緒高漲的氣氛中進行的”,“這種氣氛會給教學帶來好處,同時有助于完成教學任務”。下面就不同問題情景的創設,談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運用化學實驗創設真實情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精心設計的化學實驗在給學生驚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時,更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在由實驗產生的問題情景中,形成對新的未知知識的需要和探索。
1.運用生活中的小實驗創設情境
對教師教學而言,首先要讓初學者對化學這門科目產生一定的興趣,所以在緒言中適當補充幾個有趣的實驗:其一、魔棒點燈——用蘸有高錳酸鉀和濃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燈就可以點燃酒精燈。其二、彈指生紫煙——用碘、鋅粉末在水做催化劑的條件下,放出大量熱,產生的熱又使得一部分碘升華,隨著“哧”的一聲響,瓷碟中冒出了一團團紫色煙霧,升騰飄散,極為壯觀。對這部分的實驗不需要詳細的解釋,只需要能提起學生對實驗現象存在一個疑惑和學習化學的興趣。而在學習“燃燒的條件”時,教師也可先用小實驗來導入:先劃一根火柴,使火柴頭朝上,然后再劃燃一根火柴,使火柴頭朝下。引導學生觀察,提出問題:“為什么火柴頭朝上熄滅;而火柴頭朝下能燃燒?”把學生對現象的好奇心理變成強烈的探究原動力。
2.創造條件做實驗創設情境
例如,在“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教學中,教師可安排學生從家中自帶小玻璃水杯、湯匙和適量蔗糖,讓學生自己動手,并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一杯水中能否無限地溶解蔗糖。當杯底出現沉淀時,教師就指引他們:現在所得到的上層清液就是蔗糖的飽和溶液,然后指導學生為飽和溶液下一個定義。大多數學生會認為,飽和溶液就是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這時教師可提出問題:如何把杯中沒有溶解的蔗糖繼續溶解掉?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具體操作,學生會發現如果升高溫度或增加溶劑,原來的蔗糖就會繼續溶解,飽和溶液就會變成不飽和,于是會意識到只有在溫度和溶劑的量一定時,談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才有實際意義。通過這樣的簡單實驗,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真實的情境,學生不僅很容易理解飽和、不飽和溶液兩個重要概念,同時也學會了兩者間相互轉化的方法,輕松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
二、聯系生活實際,創設趣味情境
生活中處處涉及化學知識,我們可以運用真實的生活情景創設教學情境,聯系日常生活,讓學生從感性上體會到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習動機。另外,加強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不但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開闊學生視野,還能使化學知識更加生動有趣,利于學生掌握。例如,在初三化學“物質鑒別”教學中,教師可設計這樣一道練習:小明的媽媽在做飯時不小心把盛放純堿和食鹽的瓶子弄混了 ,你能想出哪些化學方法幫她鑒別一下?通過創設這樣一個真實親切的生活情境,使學生輕松愉快地鞏固對Cl- 和CO32- 的鑒別。
三、利用化學故事、謎語創設生動情境
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故事容易引起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從而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例如,在講《酸的復習課》時可給學生講“密信”的故事:抗戰時期,中共地下工作者在送情報的時候,為了防止情報落入敵人手中,泄露機密,常用寫“密信”的方式,就是用米湯在白紙上寫字,別人看不見,如果用碘酒涂在信紙上,字就清晰地顯示出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那么誰能用我們學過的酸堿知識也設計一種寫“密信”的方法呢?在這樣的啟發引導下,學生會積極動腦思考,興趣盎然。利用一些相關的化學謎語,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物質構成的奧秘》這部分知識,沒有實驗,要求記憶的內容比較多,很多學生積極性不高,感覺很枯燥,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給學生出一些有關化學元素的謎語:①金庫被盜——鐵;②水上作業——汞;③華盛頓的貨幣——鎂;④流水干,石頭現——硫。微觀粒子的謎語:①賈政訓寶玉——質子 ②老兩口,爭兒郎——分子 ③父母出門——離子等。
四、結合學生心理,創設游戲情境
興趣是有意注意的開始,唯有興趣,才會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利用學生喜歡“玩”的心理特征,創設愉悅、妙趣橫生的游戲情境進行課堂教學,以化學自身的魅力去誘發學生的主動參與,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學習,并有效地從實踐中獲取知識。例如,在初三化學元素符號的教學中,記住常見的元素符號對于初學化學的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教師可把重點的元素符號都制成卡片,一面是名稱,另一面是符號,然后組織學生做接龍游戲。當教師高舉卡片時,被叫的學生要馬上說出卡片背面的內容,回答不上來的同學要接受一定的“懲罰”。這樣來組織教學,我想學生的積極性一定很高,注意力也能集中,學習效率自然會提高。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再去認識更高層次問題的過程。“問題情境”對學習過程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以“問題情境”為中心,圍繞科學的并能激發學生思維的情境展開學習,也是科學探究學習的重要特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以情境為主線來組織和調控課堂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開展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作者單位: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羅坑鎮陳瑞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