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面向全體學生,摒棄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通過親歷探索,主動地獲取知識。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認為“分組——任務——合作”的教學模式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動力,互幫共學是教育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分組合作是互幫共學的一條很好的路子。
【關鍵詞】分組;任務;合作;探究
一、分組合作教學模式在實施中的幾個誤區(qū)及原因
1.浮于表面。在運用分組合作討論時,有些教師把與重點目標關系不大、不是實質的問題拋給學生小組討論,或者重點問題沒有深究,沒有抓到點子上。其原因是沒有認真鉆研教材、理解教材,沒有理解分組合作教學模式的真諦。
2.流于形式。這種情況往往在上公開課或有人去聽課的時候出現比較多。因為有人來聽課,為了體現教改,不管所提的問題有沒有探究性,一律拿來分組討論。究其原因,有如下幾種:(1)教師本身是在缺乏分組合作的教育體制下成長的,無法根據當代學生的特點和學習內容靈活地組織學生分組合作學習。有這種情況的,老教師居多。(2)因為有人來聽課,害怕在同行面前出洋相或在領導面前出丑,干脆提的問題簡單一點或課本里面有現成答案的。這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這種情況年輕教師居多。
3.勉強應付。這種情況在領導來聽課時往往發(fā)生。一有領導來聽課,就急忙找?guī)讉€無關緊要或不是關鍵的問題拋給學生討論,而重點不抓或抓不住。其原因是怕領導說自己教學方法陳舊而臨時應付,這是缺乏責任心的表現。
4.放任自流。有些教師在給學生小組討論、探究時,沒有明確小組團體目標,因而小組里只有少數優(yōu)等生在那里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大多組員,特別是學困生則利用這個機會聊天或搞其他小動作,教師則在講臺上等待,小組合作學習處于一種缺乏監(jiān)控的自由放任的狀態(tài)。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也是對于新課程改革不夠重視的表現。
二、分組合作教學的實施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教育——財富蘊含其中》指出:學會合作是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它把合作探究放在一個非常高的位置,可見合作探究的重要!而分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就是要體現這種理念。如何實施?下面就談談我的做法,以求拋磚引玉。
1.分組
先對自己所接任的班級進行調查摸底,找班主任、科任、學生了解,了解學生的底子,包括學生的性格、愛好、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成績等,為分組做好鋪墊。其次,按成績高低搭配的原則進行分組。每班分6至8個小組,每組6至8人為宜。各小組中,盡可能優(yōu)中差的學生相同,各小組的平均分相差不大,每個小組設正副小組長各一名。
2.教學實施
(1)課前準備:①設定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明確這節(jié)課要學生學會什么。②設計每一節(jié)課探討(討論)的問題,每一節(jié)課的練習、達標驗收題。
(2)課堂實施:①每節(jié)課開始,簡單明了地告訴學生,這一節(jié)要完成怎樣的學習任務。②提出探究問題,開展討論,互相辯駁,達成共識,形成結論。這是整個課堂最重要的一環(huán)。在各小組討論問題時,教師要去巡視。這主要有三個作用:a、隨時解答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b、引導學生去探究、歸納,有時可以與學生一起討論。c、防止有些學生趁著討論問題聊與學習無關的事。討論過后,由各小組長匯報討論結果,教師再點評,最后綜合歸納成法則、定理等。③師生一起做相應的練習(例題)。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④以競賽的形式檢測達標情況,達標的小組大力表揚,不達標的小組由小組長組織輔導或其他小組成員來輔導。
(3)課后查缺補漏。如遇到當堂完不成任務的小組,就抽課余時間輔導不達標的學生。
三、 教學效果對比
筆者曾于2008至2009學年度在所教的班級(128班、130班)做過詳細的實驗對比,其數據如下:
實驗前
實驗后
從以上數據來看,實驗前,兩個班的成績差不多,對照班的成績還稍為好一些。經過一個學期的實驗,實驗班的成績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再經過一年的實驗,實驗班的優(yōu)勢更加明顯。說明“分組——任務——合作”的教學模式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筆者認為其原因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填鴨式,不管你接受不接受,一概往你的嘴巴灌,學生接受知識是在被動的情況下接受的,這樣,就難免有些知識學生接受不了,即使被動接受了,也理解不透,用起來不活。而在“分組——任務——合作”教學模式下,學生是主動地獲取知識,所獲得的知識是通過自己探索或與同學探導得到的,對所獲知識理解比較透徹,思維比較活躍,知識的運用就比較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強。這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達到的。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九年級)(下) 人教版
[3]《教育——財富蘊含其中》雅克·德洛爾
(作者單位:廣西武鳴縣城廂中心學校)